日新知

知行诺一

千古谬论:胆大的人真“胆大”吗?

归正少时冥顽,每每闯祸被抓,大人们常无可奈何:“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大?”在很多人看来,人身上胆的大小,对人的意志和决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似乎“胆大”就敢“妄为”,“胆小”一定“怕事”。

从正统中医的角度出发,人心主思维,是神志活动的根源。归正认为,胆,就是纯粹的消化辅助器官,跟人的意志决断没有关系。胆大所以“胆大”的习惯性思维没有太多依据。

---Leonardo Da Vinci《武士头像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这是《黄帝内经》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的记载,书面意思是:人体的十一个脏腑(具体包括了肝、心、肺、肾、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都取决于胆。

没有正确理解经文的学者,认为既然人体的五脏六腑都要由胆来指挥,那就说明了胆在对人意志决断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胆大所以“胆大”的错误思维的起源。

要理解经文,首先要梳理清楚《黄帝内经》整本书的脉络。

花归花,叶子归叶子,梳理是为了更好地欣赏

---Otto Scholderer《The Flower Arrangement》

纵观《黄帝内经》,作者们在讨论神志活动时,只论五脏(肝、脾、心、肺、肾)而不论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所谓五神脏。

同时,五脏之中又以心藏神、主思维,为神志活动的根源,其它四脏只能对心神活动的某些部分(如志、意等等)起辅助、影响作用。人身上的胆,位列六腑,本来就不属于神脏的范畴,起不到神志决断作用。

在交响乐中,一个音调错误可能导致一阵杂音。在读书明理时,一个定义理解错误也可能导致满盘皆错

---Francois Brunery《A Wrong Note》

脉络清晰了,就可以判定胆的定位与神志决断无关。那么,就换一种思维来分析。归正认为,在胆的问题上,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就回归到胆消化功能的本源上,一切疑问就能够迎刃而解。

在正统中医看来,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先天肾和后天脾这两大本源。明朝有位叫张介宾的医学才子,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命门余义》里说:

“命门为化之源,脾胃为灌注之本”

这段话的正确理解应为:命门(肾)在生命活动中所提供的是原始动力,但肾资源毕竟有限,只是少量的启激能量;脾在生命活动中所提供的是补充能量,但脾胃所承载的饮食资源无穷无尽,是脏腑功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生命能量的源头,在天在地在万物?在肺在肾在肠胃?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冰川和阿沃河的源头》

归正认为,肾的原始动力萌发之后,经过胆的升腾抵达脾胃。说白了,就是肾的原始动力在胆的帮助下,成为消化脾胃中食物的“胆汁”。

胆具有沟通连接先天肾和后天脾胃这两大本源的功用,帮助脾胃分解消化饮食资源,最终将饮食精华化为气血,灌注滋养五脏六腑。可以说,胆在五脏六腑的大循环中,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因此,古人才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倚树闲聊古今中外奇妙事,怎么说都行

翻书细思五脏六腑其中妙,唯认真二字

九月之约到此结束。归正国庆期间静心修学,十月文章列表将在节后择期发布。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d_9_JR_e5eQOpvzCbquX1A

知诺浮想: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正之意,使正阴阳之位也,阳尊而阴卑,阳施阴从,如此则决断出焉。人体胆之功用,或在震荡阴精使听阳施,起生化之能。

节气随想

秋分

对天地之间的动植来说,夏季繁盛,食物供大于求,易于适应并生存。然而到了秋季,天地渐渐萧条,开始供不应求,调整并适应下来的便有很大的机会生存,不能适应的则很容易被淘汰。对那些不能适应的动植来说,这种造成收敛萧条的”肃杀之气”,或许就是他们的”秋刑”。

人体亦如是。天地阴阳的转化,使得经历春夏全盛运行的脏腑、器官、机能不得不开始”慢”下来,这样很多原来被掩盖的”问题”便”浮现”出来,人体通过诸如”咳嗽、发热”等被动调节方式”试图”缓解或排出。

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具备能动的改造自身、外界的力量,适当的运动或者药物引导、干预,也可以达到帮助人体”出清”的目的。愚以为归正先生的”秋分赎罪方”其意在此。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秋分时节话养生 / 归正先生

归正按:自开立此公众号以来,很多朋友向归正寻医问药。归正自叹才疏学浅,隔空问诊无力,纸上谈医有方。秋季,在一年的四季循环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作用,若论养生,归正认定“一年之计在于秋”。在本篇文章中,归正将继续以“秋”为议题展开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讨论。同时,附赠一剂秋日养生方,供大家参考。

---Paul Baum《克诺克附近的秋景》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后,阳气退敛,阴渐主事。春夏阳气升浮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周身所造成的生长状态,开始通过肺的收敛审理,渐渐凝练成生命能量,下递至肾而潜藏,同时排出无用废物,是为《黄帝内经》中“肺通秋气”“治节出焉”之正解。如此知秋,还必须对“肺朝百脉”有清晰的认识,千万不能用白话文的思维去强奸文言文的逻辑,归正坚信“肺朝百脉”的文字背后,阐明的是“百脉朝肺”的真理。

此时也,植物不再生长,并开始落叶,动物也准备蛰伏。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不在浓郁中获取多少营养,而应该守住清淡,让收而藏顺行,并有所舍弃。

今赠予大家《秋分赎罪方》,供参考:

      桂枝24克、白芍24克、炙甘草18克

      生姜24克、大枣5枚掰(24克)、杏仁6克

      连翘6克、射干6克、薄荷3克

上九味,以清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烧开,再转文火,保持滚沸而不溢出。如此持续100分钟,倒出药液约800毫升,一日分三至五次代茶喝,体弱年长者酌情减量。

这里归正还要再多提醒几句:

1、肺部的敛肃是一个择优的过程。春夏生浮,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沉渣泛起,蕃秀中的芜杂,当百脉朝肺时也必然带来了不少糟粕;

2、治节之官,既是造物者的设计,也可说是情势逼然。因此,人体在秋季可通过深呼吸、咯痰、咳嗽(以现代医学的定义来说叫上呼吸道发炎)等方式,将这些糟粕排出体外;

3、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人体内同样也有,并且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易》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乎四时。大哉!至哉!读者深思啊!

归正近期写了几篇以“秋”为主题的文章,在此梳理成文章列表,供大家参考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人须谨从。

自古神水出高原:寻找人体能量的源头

秋日进补:你深以为然的养生误区

暂定下一篇文章为《千古谬论:胆大的人真“胆大”吗?》,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9r4xCLIY0WSNNV7pgEyzA

知诺浮想:
改正先生的“秋分赎罪方”,似乎与天地的“秋刑”有些相关。

也论熬药:告诉你正确的中药熬法

归正按:熬药方法的对错,关系到药力挖掘的多少。现行的熬药方法,或多或少,已与经典偏离。现代化熬药方式的出现,当然节省了时间,方便了病人,但归正认为,亲手熬药对于病人来说更是一种修行,对疾病的根除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Albercht Durer《青草地》


归正儿时体弱,寻医看病,常服中药。印象中,煎煮中药大都采用小罐密封急火,一般是水开后10-20分钟闻到药味浓时即倒出服用,是为医嘱,遵行弗改。现在要是去中医门诊看病,熬药的方法大致也是如此的。

归正近年为家人修治中药,对照中医经典《伤寒论》,常常煎煮100分钟以上。期间,反复亲手折断、掰开不同煎煮时段的桂枝、白芍、甘草、厚朴、杏仁等药物,并亲口咬嚼药物,品尝药液。

修治中药的归正

---Jacques-Louis David《 阿方斯·勒罗伊博士的画像》

老百姓寻医看病,很单纯地就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更好地生活,他们当然没有时间去钻研经典,字字句句去分析熬药的要点。然而,作为医者,归正觉得有必要将经典的真实记载、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告诉大家,公听并观,帮助大家对现行中药煎煮法的对错做出自己的判断:

一、中药材,特别是非花叶类,最好先浸泡30-60分钟,煮沸后略减火势,保持滚沸60-150分钟。从《伤寒论》桂枝汤用水7升得药3升,麻黄汤用水9升得药2升半的记载来看,熬药60-150分钟绝不会太久。

要说熬药,还是要有中古炼金术师的那份投入啊!

---Joseph Wright of Derby《The Alchemist in Search of the Philosophers Stone》

二、现在普遍以包药纸放置药罐盖下并塞住药罐嘴,以期封闭药气的思路,似乎不值得提倡。《伤寒论》并没有这等要求,从麻黄汤“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的记载看,将纸放置罐盖之间并塞住出药嘴的作法,应该是后世的画蛇添足。《伤寒论》113方中,在熬药的过程中去沫、去滓、另加药物的记载十分频繁,不可能将药罐捂住包住。

三、现代化的高温高压煎煮法,将药液以塑料袋包装好,节约了时间并方便了病人,但效果未必比得上传统方法。许多疾病,本质是人长时间魂不附体的结果(是的,归正坚定地认为外界的寒热燥湿只是病痛的诱因,让诱因真正发展成病痛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可通过亲自煎煮中药,暂息尘劳,安定精神。

很多宗教,都是通过信仰的方式,让人心安定。其实在中医的最源头,也有着类似宗教层面的精神控制和运用,可惜,当下已无人有这样的知识境界对这些文字进行解读。

---Salomon Koninck《沉思的哲学家》

用传统的陶土药罐来熬药是最好的。若家里没备有陶罐,用金属锅代替未尝不可,但火候掌握就有很大区别了。一般说金属锅加热快、退热也快,同样的水量、同样的炉火,滚沸蒸发却不一样,熬出来的药效也就有区别了。归正不清楚用金属锅熬药要多久,建议大家还是用陶土药罐来得好。

药材成自厚土,当然还是用陶土罐来熬化最好了

---Glaudio Bravo《Philippine Pottery》

五、汉末战乱连年,国人常在恐惶中逃命,医圣张仲景记载在《伤寒论》中的药物都是屋旁溪边随手可得之品。医理可繁,用药从简。后世医家,时不时开出珍稀药材,而这些药材基本上是质轻且薄的芳香药,因此,熬煮的时间也随之缩减。归正认为,芳香药在一定情况下确有它的特定功效,祈望诸位认真思考,以免被拽入邪伪而不自知。

总而言之,归正怕死,在还没吃透《伤寒论》之前,还是选择谨守医圣的叮嘱。后世的创新熬药法,或许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医圣张仲景的境界,两千年来无人能及,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好了,今天,大致就讲这些,祝大家周末愉快!

暂定下一篇文章为《千古谬论:胆大的人真“胆大”吗?》,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PFAuTW8B6MEaC2npnyqFg

知诺浮想:
药效亨通的汤液,需要充分煮沸,充分浓缩。很多寻常药材,对症即见效,并非越名贵越有效。“心诚则灵”,从某些方面来说,同样适用。

秋日进补:你深以为然的养生误区

归正按:秋日进补,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养生概念,其背后的逻辑却未必与天地常理相吻合。万物经过了春之生长,夏之蕃秀,在秋季已经进入了收敛的状态,植物开始落叶,动物渐入蛰伏...... 人体也应一样,排出无用之物,收藏生命能量,才是秋日养生的正道。不在于继续向外获取多少营养,而在守住清淡并有所舍弃。

---John Atkinson Grimshaw《Autumn Evening》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这是归正旧时醉心《黄帝阴符经》曾读到的经文。从医学的角度,译成大白话就是:观察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遵照这规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养生的极致不过如此了。

归正老家,庭前有一石榴树,秋日渐近,旧叶变黄,缓缓飘零。这是上天展现给人们最真实的秋日景象。如果这时候再给这棵树追加肥料营养,还会长出新叶子吗?还能结出更多的果实吗?归正认为,这与天时相悖,必是枉然徒劳。

秋日的萧瑟,是天时使然,不会给人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

---Benjamin Williams Leader《An English River in Autumn》

本周,我们刚刚送别了二十四节气的“白露”。自此以后,天气将转凉,旺盛的春夏阳气也将渐渐由阴气收敛,清晨花草间偶尔见到如细盐般的小露珠就是最好的印证。归正儿时,曾听乡间老农有“不吃白露屎”的说法,意思是说“白露”之后就不要再给农作物施肥了。然而,在同样的时节,南方一带却还有“白露吃龙眼”的说法,说是这时吃龙眼大补身体。同样是天地间成长的生命,人和农作物的修养方式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

阳化气,阴成形,那么,花间露珠是阴还是阳?

---Albert Goodwin《A Baptism of Flowers》

归正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正理也,万物难有例外者。秋日结出来的果实,定是在春生夏长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导而来的,不需要任何外力附加。只要让种子在春天能够破壳发芽(所谓甲坼句萌),只要让幼苗在夏天能够充分吸收阳光雨露,秋日结出果实不过是一颗种子本应完成的“天命”而已。怕就怕,本该在春夏完成的事情被耽搁,阻绝了四季循环的正理,那么到了秋天必是无法开花结果,或是结出歪瓜裂枣。

春光无限花正茂,也许此时才是施肥的好时节,那人呢?

---Isaak Lliich Levitan《开花的苹果树》

将同样的道理放置于神圣的人体:春夏之于人体,正是内部阳气萌发并逐渐旺盛起来的时节。此时,可通过增多户外走动,缓慢渐进增强肢体运动强度(但归正不建议运用到暴发力),适当缩短睡眠时长等方式,达到配合人体内部阳气宣发升腾的目的。同时,归正认为,可以在春夏之时适当增加饮食的合理摄入,通过胃肠的阳明之气进一步带动阳气的升腾旺盛。我们的先祖,将上述这些行为形象地归纳为“春夏养阳”。做到这些,到了秋冬之际,人体自然强健满壮,邪不可干,究其原因,是春夏宣发升腾的阳气足够充足,在秋冬之日沉降为有形的生命能量。

反观我们的世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春夏养阳”?作息无常,运动无序,酒肉无禁…… 这样地糟蹋人体,春夏之时阳气又怎能正常地升腾?缺失了阳气的支撑,又怎能期待人体在秋天结出丰满的果实呢?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体各类的早衰和虚弱症状。

人体四时失调,不应于外,这是很多病痛的根本源头

---Edward Munch《忧郁》

对于这些症状,中医界思考良久提出了进补的概念。在盲目中医热的推动下,多如牛毛的秋日进补宝典扑面而来,难以胜数的“中医专家”在各种传媒中发骚。遗憾的是,归正没看到哪位正规的中医学者出来批评一句。很清楚,这个世代的中医学者早已偏离了经典,失去了正统中医本应有的欣赏和批评能力。多说一句,时下一位徐姓中医学者的“饮食滋味”系列文章颇为流行,归正认真看了几篇,实难苟同。靠吃什么来养生的思维,最多只达到了民俗的低层次,压根还未中医入门。

耶稣:顽愚的人们,除了吃,还向我学到了什么?

---Jacopo Bassano《最后的晚餐》

也许,一些朋友对归正反对秋日进补仍有疑义。那么,在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审流溯源,一起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说的吧:

首先,看《周易》,中华文明的源头:《易》有元亨利贞之说,应乎春夏秋冬,秋配利。文言有云“利者,义之和”,义之和,不是在浓郁中摄取多少,而是守住清淡并有所舍弃。秋,属太阴,配肺,收敛阳气的宣发升腾而行治节之令。也就是说,秋天不是人体发展生产的季节,而是人体审判清理的时候。

其次,看《黄帝内经》,正统中医的源头: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在论秋日养生时有云:“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老祖宗的眼里似乎只有收、平、清的字眼,“补”从何来?“补”从何来啊?

归正认为,养生的高阶是顺应时节的肢体运动和清净平和的心性修为。至于饮食,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起到“维生”的作用。若一定要说补品有效,归正更看重人们在享受美食时愉悦的精神状态。在此归正推荐以下延伸阅读:

中医养生:向你展现养生的三重境界(上篇)

中医养生:向你展现养生的三重境界(中篇)

中医养生:向你展现养生的三重境界(下篇)

暂定下一篇文章为《也论熬药:告诉你正确的中药熬法》,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llc46NUgWPVcRkWr27cQg

知诺浮想:
春夏阳气生长,人体经络血脉涨潮满溢,是熏肤充身之时,气势磅礴,攻城拔寨,泥沙俱下,当防沉渣泛起;秋冬阳气收藏,人体经络血脉退潮静封,清理疏通之季,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当防干涸不通。

节气随想

白露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曰:『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云:『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又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归正先生说:“秋天到了,归正建议大家早点起床,到户外散步10-30分钟,傍晚太阳下山前后,大约5pm - 7pm时运动运动肩背。”

夏秋之交,阴阳始易其位,于八卦为坤,顺承天时。时至白露,地面时而凝露,此寒及于表也。

人体秋季肺脏旺盛,肃收阳能,腾云化雨最盛之时。然而由于一方面身体阳能自然收敛,一方面阴寒渐重,先及于皮毛,因此不注意保暖则感而致病。下午五点至七点,时近黄昏,一日中的阴阳交替。适量运动肩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经脉的循环,提高抵抗力,也利于体内阴阳的交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 秋季第三节气。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自古神水出高原:寻找人体能量的源头

归正按:水,对生命而言再重要不过。因此,在很多时候“水”就成了生命能量的隐喻。且拿肾脏为例,很多人将其看做人体能量的源头,五行学说也顺其自然地把肾列入了“属水”的尊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归正认为,有待商榷。

---Isaak Lliich Levitan《A River》


本文虽短,但或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没水了,掘地三尺,当然能挖出泉水来。然而,这不是水的源头。

中华地图上最具代表性的水源---长江和黄河,不都是高原融冰汇聚而成的吗?没了高原水源,掘地百尺也难喝到水吧?所以,审流溯源之后,我们得出结论:高原才是水的源头。

放眼人体:

肺如华盖,置于五脏之上,可谓人体的高原;

肾沉腰股,置于五脏最下,可谓人体的大地

向肾求能量,有没有?当然有这是地,在地上获得水,就得掘地三尺,结果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掏空了怎么办?99.99%的中医会神秘兮兮地跟你说要补肾。这逻辑就好比井水用枯竭了,就往里面灌水,灌得回来吗?因此,归正认为,补肾的逻辑是不对的

那么,人体的水源应该哪里求呢?当然是位于高原的肺啊!人体小循环,阳气自肾升腾而上,最终朝会于肺,再经肺的筛选,该宣发的宣发(让糟粕从呼吸道排出去该肃降的肃降(让精华沉潜至肾),最终为下一次循环打好基础。高原保护好了,不让寒邪热毒和油烟浊气侵扰妨害到人体正常循环,肃降到位了,身体的能量自然就源源不断了。多说一句:如果说数学的极致是哲学,物理的极致是宗教,那么中医的极致就是仙道。

人体能量的真正源头找到了,保护好了,人体就顺畅了

自古神水出高原,水源在上不在下。归正谨从。

暂定下一篇文章为《也论熬药:告诉你正确的重要熬法》,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hhHfxuyzTtyf9WYUC6L4g

知诺浮想:
心,肺,一阳一阴,乾坤并建,腾云化雨,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Cul De Sac:关于“我”的一些思考

归正按:本篇文章,灵感来自归正少年时听Jay G Williams教授的哲学课。多年之后的今天,凭着对那堂课的模糊记忆,再加上多年的所学和感悟,堆砌成为以下的文字。

茫茫草海,路在何方?茫茫草海,路在四方

---David Cox《Asking the Way Take the Left Road》


Cul-De-Sac一个较为生僻的英语单词,意为死路。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思维绝地”。关于“我”的思考,难有答案,却又偏偏贯穿了人生的每个阶段。“我”是什么?是虚幻的?还是实在的?抑或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抽象概念?佛道的虚无主义是否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面前走进了一个思维绝地?古往今来,人们对“我”的讨论从未停止。

当人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越想越糊涂,当人的思维处于发散状态的时候,思考反而会有眉目。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医学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宗教的高度,但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今天的讨论,只在思维发散中思考“我”是什么?


闻得花香,让思维沉浸在造物主的想象力中

---Morgan Weistling《DayDreamer》

“我”是什么?“我”即是肉体

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完全基于肉体。虽然在密宗修炼中,很多人表示经历过所谓的灵魂出窍,体外感知,但归正更愿意相信那只是一种虚妄,绝非境界。

人通过肉体获得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在此基础上,人体内的各类化学成份协助人们产生感觉和情绪。精神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人脑的不同区域与情绪的产生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唯物主义者相信,大脑和“我”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

摩西闭眼默念上帝之名,此时所有教义皆可放下,唯有肉与灵的重叠才能真正成就圣者

---Mary Jane Q Cross《Moses Unaware His Face Shone》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新颖。《圣经》的作者们也相信“我”与“肉体”的一致性。在圣经旧约原文中,作者们常常将Nephesh(可译为灵魂)与Basar(可译为肉体)这两个希伯来单词混淆使用,表述出的是灵魂与肉体生命高度一致的认知。归正认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统教义中,只说肉体的复活,鲜提灵魂的不朽。

然而,这种观点有其局限性。肉体是时刻都在改变着的,不仅仅是肉体的成长发育和衰老,还伴随着体内细胞时刻不停的新陈代谢。其实,人的肉体每隔一个月就基本完成一次彻底更新。神经细胞的成长略为缓慢,但他们也同样在变更和完善着。

动态的肉体,不变的灵魂

---Umberto Boccioni《Dynamism of the Human Body》

如果“我”即是肉体,那么,这个“我”也应该时刻改变着,实实在在的我就不应该存在了。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们都真实感受到了一个延续性的“我”。肉体虽在改变,但或多或少,“我”却是永久不变的。

“我”是什么?“我”即是记忆

对头部的剧烈撞击可能导致失忆,使人不再记得“我是谁”。对“我”的认知来源于曾经的记忆,这听起来也对,但同样面临着困惑。

褪去了时间的维度,记忆在一瞬间堆叠

---Paula Rego《Time past and present》

当一个失忆者问自己“我是谁”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将当下这个“我”与曾经的记忆隔离开了。因此,记忆的确能够为如何定义“我”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是不能构成“我”本身。

“我”是什么?“我”即是永恒的灵魂

永恒的灵魂,不变也不灭。这种观点被东西方的唯心思想家所普遍接受。

出生之后的长时间内,“我”的意志无法控制肉体,经过多年的磨合,肉体与“我”终于有了默契,自此以后,肉体反过来主宰了“我”,“我”成为了肉体的附庸

---Marianne Stokes《Sweet Dream》

但问题是,如果“我”是永恒的灵魂,那为什么这个灵魂会屈从于一个注定消逝的肉体?又为什么会被肉体的感知所影响着?

“我”是什么?也许本就无“我”,“我”只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虚幻概念。如果“我”只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事物,那么,在无“我”的前提下,这“我”又是谁想象出来的呢?

……

月之约到此结束,近日将送上九月文章清单,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5AywK3mhIrWQ4Hw5-kR7Ng

知诺浮想:
现实与理想的妥协;精神与肉身的混成;物欲和理智的摩荡;有机和无机的氲氤。
或许两者互为消长,此盛彼衰。

节气随想

处暑小思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一天中日落之后,人体失去了天阳的扶助,自身太阳对身体全方位的润泽也应势而开始收缩。因此日暮以后,无论是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等叨扰筋骨的活动,还是对人体内、外寒凉的防御,都需要额外消耗人体的精气,如精气因种种原因无法及时补充,人的形体便容易困倦、疲乏,甚至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同样,一年中的秋时,人体也是如此。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以一日而言,日出东方,一阳在下,震☳也;日中阳气浮散于表,离☲也;日落西方,阳气肃收,兑☱也;合夜阳气聚敛于中,坎☵也。
以一年而言,则一日之扩充也。春三月阳生;夏三月阳长;秋三月阳收;冬三月阳藏。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王夫之哲学浅窥(一)

上一篇文章,我们大致了解了王夫之先生的人生经历。相信通过阅读,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船山先生生平所遭受的苦难实在是「人也不堪其忧」,而船山先生却「不改其乐」,时刻保持着乐观积极、坦然自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实在是让人在敬佩之余也好奇其所以能如此的原因。今天笔者就尝试对船山先生哲学思想进行粗浅的梳理,带领大家寻找「船山乐处」。


学 问 取 向


世界是什么?

人是什么?

人该怎么样处世?

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大致可以归类为本体论,心性论和道德修养论,宋明道学也依照这个模式来建构其哲学体系。

这其中,本体论是哲学家思想体系理论的基石,是其哲学殿堂的柱梁,因此本体论也是我们把握、了解一位哲学家思想的关键。

什么是本体论呢?说到底,就是回答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照张岱先生的说法,在中国哲学语境下,本体有三义,一是始义,即宇宙万物之所始;二是究竟所待义,万物待此而生;三是统摄义,万物会通,统属于一。中国哲学讲本体,不是说除本体之外都是虚幻的,而是说本体是万物的本源之义。

宋明道学按照什么是宇宙究竟本根,大致可分为三派:


一为理学,以理则为本根,代表人物为二程和朱熹;



一为心学,以心为宇宙的主宰,代表人物为陆九渊和王守仁;



一为气学,以气为本根,代表人物为张载。

王夫之说自己是「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这是自道其学问所宗乃是张载(横渠)气学,所以我们可以说王夫之是气学派,而且他是气学一派里自张载以后的又一个高峰

那么什么是气学呢?

顾名思义,气学即是以气为宇宙的究竟本根。

那么什么是「」呢?

」便是构成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

那么张载的气学是什么内容呢?

张载的气学,认为宇宙乃一气之变化历程;以为空若无物之太虚,并非纯然无物,乃气散而未聚之原始状态,是气的本然状态;气涵有内在的对立,是气之能动的本性,由之而发生变化屈伸。一切变化,乃缘于气所固有之能变之性。

有人说:「我常听到理学、心学,气学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因为气学一派声势较弱。两汉时期的经学家多借助「气」这一概念来讲宇宙及万物诞生的历程,如郑玄说宇宙之始的太极是「极中有道,淳和未分之气也」,然而自魏晋玄学兴起,经学衰微,人们也就专注于讨论形而上的「道」,鲜有人谈论「气」了。到了北宋时,张载方才构建起宏大精妙的气学,只是张载之后,气学一直是人丁单薄,宋明之际排的上号的气学大家,也就只有王廷相王夫之了,比不过理学、心学风行天下,大师辈出。

但是要注意的是,气学自明中后期以来一直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众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理学、心学自身的问题,纷纷借助「气」来修补自己的理论或者再起炉灶,如理学一派的罗钦顺在本体论上归宗张载,阳明后学刘宗周黄宗羲一脉便借「气」来解决心学自身的问题,再如明中后期王廷相,明清之际的颜元李塨,清戴震等都是气学家。 


船山絪缊本体论概述


笔者认为,王夫之的本体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絪缊

王夫之在道学诸子中宗师张载,在儒家五经里宗主《周易》。他和张载一样,以《周易》经传为材料构建起宏大精深的哲学体系。易学家往往以「太极」这一概念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船山亦是如此,只是他用「絪缊」这一概念解释太极的内涵,这是他本体论的一大特色。

那么什么是「絪缊」呢?

「絪缊」一词来源于《易传》: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传


本意为圆器密盖,引申为密相交合;又与「氤氲通用,有气盛之貌的意思。

船山赋予了「絪缊」新的哲学规定,包含有太极」、「太和」、「太虚等范畴的含义,他说:

天不听物自然,是故絪缊而化生。

思问录


这是对「絪缊表述的总纲。

「絪缊」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揭示阴阳二气「合同而不相悖害,浑论无间的本体存有的规定,二是昭示本体生化不息功能流行的样态

简单来说就是揭示宇宙本体是什么,揭示宇宙运动流行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



本体存有


什么是本体存有?

举个栗子,我们谈论一件具体事物,常常通过对颜色、材质、物态等等方式对事物本身进行描述和定义。

而本体存有,即是在哲学上对整个宇宙的本质是怎样的存在进行描述和定义

因此我们在论述船山絪缊这一概念时,也将从如下三个问题入手:

「絪缊」由什么构成?

构成「絪缊」的材质有什么性质?

构成「絪缊」的材质之间是什么关系?

「絪缊」由什么构成?

船山从其「乾坤并建,错综合一为象的易学观点出发,认为「絪缊」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他说:

阴阳具于太虚絪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

阴阳未分,二气合一,絪缊太和之真体,非目力所及,不可得而见矣。

张子正蒙注


引文所说的二气未分指二气交融合一的状态,而不是说两者完全没有差别的混同状态。

船山以「絪缊」表示宇宙的本体或万物的本原,因此,我们可以说船山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他说: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张子正蒙注



阴阳者太极所有之实也。凡两间之所有,为形为象,为精为气,为清为浊,自雷风水火山泽,以至蜎孑萌芽之小,自成形以上以至未成形,相与絪缊以待用之,初皆此二者之充塞无间。而判然各为一物,其性情才质功效皆不可强之同。

周易内传


天地万物都是由一阴一阳之气共同构成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如实体化的理),更是没有任何间隙(如印度哲学中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有的事物只由阳气构成,而有的事物只由阴气构成呢?

船山的回答是否定的。

合者,阴阳之始本一也,而因动静分而为两,迨其成又合阴阳于一也。如男阳也而无非阴,女阴也而亦无非阳,以至于草鱼鸟,无孤阳之物,亦无孤阴之物。

张子正蒙注


宇宙间没有无阴阳的事物,同时更没有纯阳、纯阴的事物,万物都是合阴阳两端而兼于一体的

既然阴阳二气充满宇宙,那么常人认为没有事物存在的“虚空”是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船山继承了张载的学说,他认为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是气而非虚,并不存在没有气的虚空,「虚函气,气充虚,无所谓无」,所谓的「虚空」只是表示「气」的量,而常人所说的「无」不过是气的一种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人无法用感官经验感知的。

构成「絪缊」的材质有什么性质?

这个问题等同于阴阳二气的本质属性为何?

船山以「诚」来回答,什么是「诚」?

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尚书引义


「诚」即是实有。阴阳二气乃客观存在的物质,非虚无,亦非出于人之虚构。作为实体,本来自足,不依赖于任何东西,其功效或作用皆依存于其实体。

同时,由于宇宙皆是阴阳气,因此「太虚,一实也」

故而我们可以说「诚」是宇宙存在的最根本属性,也是最高的范畴,「是极顶字,更无一字可以代释,更无一语可以反形」

在船山以前,对于「气」的定义尚不能摆脱具体物质,如庄子所说的「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船山以「诚」定义气,将气变成了标志物质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那么如何确证气是实有的,由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本质属性是「诚」呢?

船山以用胥有而相胥以实」「依有常生」来论证。

先来看「体用胥有而相胥以实」,船山说:

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用有以为功效,体有以为性情。体用胥有而相胥以实,故盈天下而皆持循之道。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周易外传


「体」就是事物的本质「用」就是由本质所发生的现象或作用。事物本质的有无,可以从他所发生的现象或作用看出来。从事物现象的角度看,桐非梓,梓非桐,狐非狸,狸非狐」,从作用看「冬不可使炎,夏不可使寒,参不可使杀,砒不可使活」由事物现象和作用的不同,可知其本质不同,由现象和作用的实在可知其本质的实在

天冷时,我们穿上衣服确实能够抵御严寒,由此可知衣服的实在,但如果我们念咒语,则无法起到保暖的效果,可知咒语的虚妄。

再看「依有生常」,船山说:

夫可依者有也,至常者生也,皆无妄而不可谓之妄也。奚以明其然也?既已为人矣,非蚁之仰行,则依地住;非螾之穴壤,则依空住;非蜀山之雪蛆不求暖,则依火住;非火山之鼠不求润,则依水住;以至依粟已饥,依酱已渴。其不然而已于饥渴者,则非人矣。栗依土长,酱依水成。依种而生,依器而挹。以荑种栗栗不生,以碗取水水不挹。相待而有,无待而无。若夫以粟种粟,以器挹水,枫无柳枝,栗无枣实,成功之退,以生将来,取用不爽,物物相依,所依者之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

周易外传


每一个事物都要依靠别的事物方可获得生机,人类的生活实践也离不开「假物以为用」,其所依靠的东西是真实不假的,倘若所依靠的事物是虚妄的,便无法生存,比如

望梅虽然能生津止渴,但要是吃不到梅最终还是会渴死,画饼虽然可以暂忘饥肠,但要是吃不到饼最终还是会饿死。

构成「絪缊」的材质之间是什么关系?

船山说:

阴阳异撰,而其絪缊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

张子正蒙注


怎么理解呢?

首先阴阳二气是「相峙而并立」的。阳气舒畅,主运动,其性刚健,阴气凝结,其性柔顺,两者的性情功效截然不同,各有其特质,不能混同,故称其为「二物」或「两体」。两者性情功效的不同,是「絪缊」得以运动的内在动因:

絪缊之中,阴阳具足,而变易以出。


阴阳合于太和,而性情不能不异,惟异生感,故交相䜣合于既感之后,而法象以著,藉令本无阴阳两体虚实清浊之异,则无所容其感通。

张子正蒙注


其次二气又是「相倚而不相离」的。阴阳二气并不是截然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物,二气的特性在于合一,即相济相成,融为一体,只有两者和协为一,阴阳二气迥异的性情功效方能发挥作用。他说:

两端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实不窒虚,知虚之皆实。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聚于此者散于彼,散于此者聚于彼,浊入清而体清,清入浊而妙浊,而后知其一也,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带也。

思问录


此处说的「两端」皆指阴阳二气的性能。「一」谓相合相通,相济相成而不可分离。虚实、动静、聚散和清浊,总是相合相济,融为一体,对立的双方,自身便具有同一性,并没有一个第三者作为纽带将两端联系起来。阴阳二气便是「太极」的内容,而不是在阴阳二气之外还需要一个「太极」将两者统一起来。

阴阳相分,并非分开;阴阳相合,亦非混同。分合,只表示阴阳二气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由于相反,所以不能视二者同为一色,抹杀其体殊用异;因为相成,又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割为对立之物,抹煞其联系。

进一步讲,我们既不可以单说对立,也不可以独提统一,相反与相成相互蕴涵,对立与统一也不容分割。在统一中含有对立,絪缊的运动方有动因,对立的双方只有统一在一起,絪缊的运动方始成为可能。所以他说:

惟两端迭用,遂成对立之象,于是可知所动所静,所聚所散,为虚为实,为清为浊,皆取给于太和絪缊之实体。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

张子正蒙注


好比分别有了面粉和水,我们才可能做馒头,而将面粉和水和在一起才能做成馒头。

阴阳二气这样一种「不可强同而不相悖害」的状态,船山称之为「太和」

由此,我们可以说:由真实存有的阴阳二气组成,且两者对立统一同而不相悖害的「太和絪缊之真体」、「太和絪缊之本然」、「太和絪缊之实体」,便是船山对本体存有的定义


功能流行的样态

什么是功能流行的样态?

什么是功能流行的样态?通俗来讲就是宇宙的本原本来存在的状态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静止或运动的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在功能论上,船山对絪缊的定义是:

絪缊,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

周易内传


他又说:

絪缊不息,为敦化之本。


人物之生,皆絪缊一气之伸聚。

张子正蒙注


可见在船山这里,「絪缊」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状态,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状态

那么我们就要问到:

「絪缊」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絪缊」运动变化的形式是什么?

「絪缊」运动变化有无规律可循?

我们一个个来看。

絪缊」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絪缊中阴阳二气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这就是絪缊运动的最根本原因。船山说:

絪缊之中,阴阳具足,而变易以出,万物不相肖而各成形色,并育于其中,随感而出,无能越此二端。

张子正蒙注


具体来说,就是因为阴阳二气「体同而用异,则相感而动」,即阴阳二气虽然同为实有之存在,但因各有体性,有清浊、虚实、健顺、动滞之分,二气因此而相交相感,相摩相荡,攻取、屈伸、往来,进而「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好比性情相投者则相互聚在一起,性情迥异者互相疏离,甚而有可能产生冲突。

那么是否有其他更高的存在指导阴阳二气的运动呢?例如上帝、天理等等?阴阳二气自身的运动有是否有目的性呢?

船山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

天无心而成化,非有所吝留,有所丰予,斟酌而量用之,乃屈伸时行而变化则成乎象。

周易内传


天地所以资人用之量者,广矣,大矣。伸于彼者詘于此,乃以无私;节其过者防其不及,乃以不测。

周易外传


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无有意识和目的,不是按照一定的「设计图」来的,其屈伸往来之变易,不是出于预谋,而是无心而为,屈伸因时而行。而天地之间除了阴阳二气之外别无他物,更没有缝隙,因此也就没有可以“指导”阴阳二气生化万物的天理、鬼神的容身之所。

「絪缊」运动变化的形式是什么?

絪缊气化运动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便是万物的生死衰王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在船山哲学体系中,以二气的聚散屈伸来概括

万物的诞生,由于有形体存在,因此人们可以用感官经验感知其存在,故人们便以为是实有的;万物的死亡,由于形体的消散,人们无法感知其死后存在,故以为无。以「有」「无」的方式观察世界,会认为万物死去之后,是消灭无余的,这样便给了虚无主义以切入点。

船山在这里继承了张载的学说,他认为,物之生,是二气聚而成形,又称为「来」、「伸」,因能为人所感知,可称为「显」;物之死,二气散而复归太和絪缊,又称为「往」、「屈」,因不能为人感知的状态,则称为「隐」。因此万物之生死,不过是气化的一环,「生非创有而死非消灭」,生死只是气「显」、「隐」状态的变化,但气仍旧是气,其「诚」(即实有)的属性并未改变。



「絪缊」运动变化有无规律可循?

这个问题需分开论述。

首先,「絪缊」的运动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

自有生物以来,迄于终古,荣枯生死,屈伸变化之无常,而不爽其利,有物也,必有其则。利于物者皆贞也。

周易内传


万物得阳刚之气而屈伸变化,总是处于荣枯生死的过程,但其变化,有其规律。

感遇则聚,聚已必散,皆升降飞扬自然之理势。风雨,雪霜,山川,人物,象之显藏,形之成毁,屡迁而已结者,虽迟久而必归其原,条理不迷,诚信不爽,理在其中矣。

张子正蒙注


阴阳二气交感而成象成形为气之聚,但聚久必散,有升必有降,此为「自然之理势」。故天象和人物,虽象有显隐,形有成毁,其变化终归于二气之屈伸,其聚散屈伸有必然性,不容怀疑。这种规律不是出于人的臆想或虚构,乃是实际存在的,因此人不能「不能强无心者以听我」。但是人可以认识到规律,他说:

神化者,气之聚散不测之妙,然而有迹可见。


理有其定,合则应,或求而不得,或不求而得,人见其不测,不知其有定而谓之神。

张子正蒙注


人们可以通过气化之迹,认识、把握气化的规律,若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其定理,则有「回应」。

其次,阴阳变易没有固定的模式,唯变所适,其变化具有不测性

他说:

不测者,乘时因变,初无定体。


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以不测而神,人固不能测也。故其聚而一二,散而九十者,非人智力之所及知,而阴阳之聚散实有之。

周易内传


阴阳二气和事物的变易,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其变易过程又无止境,所以其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或程序。

日月寒暑之两行,一阴一阳之殊建,人以覩其明,定其岁,而谓之为方体,实则无方无体,阴阳不测,合同于絪緼而任其变化,乃神易阴阳之固然也。

张子正蒙注


「方」指方向,「体」指固定模式。我们在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定的规律,如日月寒暑的运行周期,于是我们将一年规定为365天和春夏秋冬四季,将一天规定为24个小时,这是用「方」和「体」来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但如果以为事物就是完全按照我们所制定的模式来运行的,那就是可笑的了,这就好比鞋子是根据脚来做的,而不应是「削足适履」。絪缊的运动变化是「无方无体」的:

无方者,无方而非其方;无体者,无体而非其体,不居以为体也。吉凶之数,成物之功,昼夜之道,皆天地已然之迹,有方者也。而所以变化屈伸、知太始而作成物者,其神也。絪緼之和,肇有于无,而无方之不行者也。易之阴阳六位,有体者也。而错综参伍,消息盈虚,则无心成化,周流六虚,无体之不立者也。

周易内传


无方乃无固定的方向,「无方之不行」,以一切方向为其方向。「无体」谓屈伸盈虚之变化无固定不变的形式,即「不据以为体」,而以一切变化的形式为其体制。船山认为,「方」和「体」,如气化万物而有形,昼夜往来而有序,都是阴阳变化的「已然之迹」。至于其变化之「所以然」,即絪緼不息之神,无有形迹,不主故常,此即「神无方而易无体」。

在船山看来,事物的存在及其变易的基本原则是一阴一阳。至于依此原则而展开的具体变化形态,则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代表阴阳变易之大经和乾坤易简之至理。企图以一种图式或公式规定事物的变化,那是荒谬的。

综合上述两点,船山说:

有定在谓之居,变动不居,其变动无定在也。阴阳之气絪緼而化醇,虽有大成之序,而实无序。以天化言之,寒暑之变有定矣,而由寒之暑,由暑之寒,风雨阴晴,递变其间,非日日渐寒,日日渐暑,刻期不爽也。以人物言之,少老之变有定矣,而修短无期,衰王无恒,其间血气之消长,非王之中无偶衰,衰之后不再王,渐王渐衰,以趋于消灭,可刻期而数也。………易之为道本如是,以体天化,以尽物理,以日新而富有。故占者学者不可执一凝滞之法,如后世京房、邵子之说,以为之典要。

周易内传


阴阳之变易,从天道到人事,一方面存在着必然的进程,如从寒到暑,从少到老,有其一定的程序;但另一方面有存在着偶然的因素和突然的变易,有其不稳定的一面。也就是说,事物在其变化过程中,一方面是不定中有定,一方面又是定中有不定

因此人们一方面要掌握阴阳变易的法则,另一方面又不可以固执已知的程序,在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既要善于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又要摒弃成心与成见,随时准备让实践来修正我们的理论。

这种以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变易的过程无疑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气的屈伸往来是一种较为抽象地运动方式,从万物具体的表现来说,「絪缊生化」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上。

首先,一切具体的事务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变化,但内容却时刻在变化创新。比如自古以来江河中流淌的都是水,但今天的江水必然不是古代的江水,今天灯烛的光芒和昨天在形式上并无区别,但「非昨火之即今火」,人的指甲头发每天都在生长,人的肌肉也是不断地更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万物都是「质日代而形如一,无恒器而有恒道」

其次,从天地万物整体运行的过程来说,万物死亡后散归太虚正是下一次聚而成物的起点,为新事物的诞生提供了物质资料。死是故物的去,唯有故去,才别有生之新来,「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由始生到化终,是由新到故的过程;由化终到新的始生,是由故到新的过程。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新的事物只是故物的重现,那就未能超出轮回说与循环论的藩篱,船山认为故物之往则散归于太虚,被分解为「无形无色」的浑论之气,待到其生而来时则经过重新的分剂与聚合,成为新生之体。如此「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以致「天地之化日新」,整个世界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

而沟通「新」和「故」的关键,就在于「当下」。他说:

天地之生亦大矣。未生之天地,今日是也。已生之天地,今日是也。惟其日生,故前无不生,后无不至。

周易外传


无论未生和已生,都取决于现在之生,故说「今日是也」。

以理求之,天地始者,今日也;天地终者,今日也。

周易外传


天地之始不在邃古之前,其终结也不在灭尽之日,因为天地本无始无终。

所谓始终,只意味着今日生出新的即是始,同时又扬弃旧的便是终,即天地之化,日新月异,生生不息。





综         论

综合而论,「絪缊」作为本体,首先规定了天地万物的本质属性是实有,世间没有虚妄的物,只有虚妄的理论;其次表明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构成的,因此宇宙可以说宇宙整体上就只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是运动唯一的原因,统一,使得对立的两方得以真正发挥功效。天地万物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的,万物的种类的不同和万物生死衰王的变化过程,都是气的不同形态而已,宇宙是气的变化历程,整个宇宙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不断创造,充满生机的。这种不断运动,不断前进的状态,在易学上被称为「易」,而这种不断「新故相推」、不断创造的状态,便是「生生不息」。

与程朱理学将「天理」当做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实体不同,船山的「絪缊」不是独立于万物的实体,不是先有「絪缊」而后有万物,「絪缊」只是对万物整体存在状态的描述。

由此,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船山的本体论,那就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船山学最核心的精神,就在于「生」,在于「动」。把握了这一点,就能把握船山学的整个脉络。


限于篇幅以及笔者学力,在这篇文章中只能简述王夫之絪缊本体论的概况,因行文仓促,不免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提点意见。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ia7vM4qClO6Oy5wsMc7NLw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