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知

知行诺一

知诺浮想:

太阳应夏时,当汗不汗则不及;汗多则为过。
太阳应冬时,当尿不尿则不及;尿多则为过。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杏林外篇—也谈曹操的头痛


时值五一假期,归正在家闲读《三国演义》。略有感慨,与大家分享一二。当然,毕竟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此文主要写给思虑太过却又缺乏劳动的上班族们

读到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陈琳写好了《讨曹檄文》,袁绍读后大喜,命令将这檄文四处发布张挂:

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檄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遂聚众谋士商议迎敌。

可以看出,曹操从卧病在床,头痛昏胀,到一跃而起,头风顿愈,再到谋虑清晰无误,不过一转眼的功夫。陈琳这片檄文的医疗作用太大了。归正读书至此,断定曹操所患者,乃太阳三期之病。倘非太阳病,如何能够一汗而愈?

当然,陈琳的檄文只是暂时治愈了曹操的头风病,在日后曹操还是常常受到头痛的困扰,从未被根治。

再翻到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曹操头痛难忍,请了神医华佗,但又因为多疑杀了华佗,此后又曾为自己辩解说:

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归正一直认为曹操英明神武,是季汉乱世的头号英雄,但在治病的问题上,他的确太多疑了。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可能确实有意借曹操的神武,捞个官职当当,这是华佗的不对。

然而,华佗曾对曹操说的“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归正认为这是真心话。或许,华佗的“五禽戏”确实可以根治曹操的头风病,但对于用神过度的曹操而言,却是根本做不到的...

长沙太守查无据,

学道何须升明堂?

伤君终悭酬志日,

到死犹念托青囊。

———— THE END ————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Hs0t06z0i5vKOUCtYn1ZbA

知诺浮想:

时,于人;势,于事。
人应时,事应势。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归正先生—我所知道的“修炼”

仰望灿烂星空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夜星


自本公众号运营以来,不少朋友询问归正关于“修炼”的问题,这也不奇怪,毕竟医道的极致就是仙道。关于“修炼”二字,古往今来的参考书已经够多了,先贤们讲过了的,归正不做无意义的重复,这里只简要陈述归正眼中的修炼:

我们中国人历来有看重“时”的传统,何时耕作,何时远行... 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冥冥之中的“时”。同样的,不顺应“时”的盲目修炼大概率是无用功。因此,明白“身中之时”,是修炼的关键。

那么,如何寻得“身中之时”呢?

在旷野里寻找某颗星辰:首先,是确定东西南北的方位;然后,是确定特定的空域和坐标;最后,才能寻得那颗独一无二的星。

在人体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首先,按四季春夏秋冬的生长收藏,安排自己的作息;其次,把四季引申到一月之内的晦望上下弦,安排自己的作息;再次,压缩到一天内,以子午卯酉定二至二分,安排自己的作息。这三点做到了,层层递进,明白“身中之时”便是时间的等待了。

在暂时没有领悟“身中之时”的前提下,与其盲目修炼,不如安心等待“时”的出现。这就像仆人伺候赴宴归来的主人(路加福音12:36),又像童女迎接新郎的到来(马太福音25:1),等待的关键,是理性地准备绝不是歇斯底里的虔诚和践行... 归正在这里引用的是《圣经》新约中的寓言,但适用于一切“修炼”。

大道无私,常与善人.

文毕,未来两周里归正要认真思考人生,我们五月再见!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ZMKU9icD3brMSHzqvhJ5sQ

知诺浮想:

《内经》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岳武穆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秘方,基本固定不变,是以方治人。然而,不同个体病情不尽相同。以不变之方(秘方)用于万变之个体,无异于守株待兔。而且,医药的运用在人,执秘方之人(医生或其他人),若不能正确把握病症的原由和时机,下药(秘方)的也不能对症,治病效果也大打折扣。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中医秘方:遗祸千年的理想国

引言:不少朋友提及归正文章艰涩难懂,特写此文,跟大家聊聊关于中医秘方的历史。归正修学至今,从未习得任何所谓的秘方,也不认为有百试不爽的秘方。中医秘方,实则是中医界日薄西山的真实写照。

归正谨以此文,祈愿当下中医少一些江湖气,多一些济世为民的傻气和读书气。

---Luigi Bechi《The Letter


小时候,归正常听邻居大人们聊天,说某某中医看病有秘方。多年后,又听到来自中医学院的朋友说,中医看病要靠秘方。孩时听得不明不白也就算了,今天听到行内人这么讲,归正不得不思量一番。

回想读过听过的许多秘方,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或选味罕见,药房里找不到,就是个传说;或炮制要求严格,甚至难到桃花岛黄药师都不敢接单;或用药离奇,毒、峻、不明之物都有,断肠草处处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杨过;或用药一般,配方稳妥,肯定吃不死,但不一定治得好。

一提秘方神效,难免想起古人“用药如用兵”的教导。难道真的是兵以奇胜?救死扶伤可不是逞英雄,现在年轻人打个王者荣耀都要跟着兵线呢... 放眼今天中医界的名医大师,没听说哪位是靠秘方功成名就的。那么历史上医学大家,可有因秘方出名的? 且让我们正正经经翻开史书,查证一下站在中医最高峰的三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

吾乃中医天团三人组...

---Piero Del Pollaiuolo《Altarpiece with Three Saints

一、扁鹊有秘方吗?

此君发迹神奇,但不见得有什么秘方。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这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扁鹊学医的描述,大致的意思是:扁鹊眼光了得,给一位叫长桑君的高人做了十多年的马仔,忽然有一天,高人看破红尘将秘籍传授给扁鹊,自己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

扁鹊:给您当了这么久的马仔,可否将秘籍授之一二?

---Tiziano Vecellio《Saint Christopher

当然,这是书面的理解,但书不能读死。《史记》中对扁鹊“常谨遇之”“出入十馀年”的描述,更应该理解为十多年的敬业行医和艰苦不懈的探索。扁鹊正是藉此,才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后人写书,找不出可当这位神医的师父,只好请出长桑君这位虚拟BOSS了。

接着往下读,扁鹊学成后,游医列国,名满天下,是否倚仗秘方?好像也没有哦,从《史记》记载的三个病例看:

第一例:赵简子“血脉治也,而何怪?”不治而愈;

第二例:齐侯骄奢,讳疾忌医,错过了治疗时间,扁鹊回天无力,遁逃避祸;

扁鹊:齐候傻娃没的救了,走为上策!

---William Yeames《The Jacobites Escape

第三例:治好死了多时的虢国太子,没有神丹入口,针刺热熨而已。对此,扁鹊只是留下了一句现在听起来都很牛逼的话:“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意思是:其实,本人没牛逼到让死人复生,只是对那些本就没真正死了的人,本人能助他一臂之力罢了。

扁鹊医术确实神效,但伏道意外身亡时,没记载留下什么秘方或遗言,扁鹊一脉就此失传。我们现有的《难经》,托名扁鹊,其中也没见半个秘方。

所以,扁鹊发迹的确神奇,却没有秘方。

二、华佗有秘方吗?

可能有,但由于自己作死变为无。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杀华佗的描写早已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无数人骂曹操。然而,说曹操好色不冤,但在杀华佗这事上,曹操是有点被冤枉了。看正史《三国志》,陈寿在《魏书华佗传》中,除了记载华佗一生行医奇迹外,似乎还有一些弦外之音:

曹操:怪我咯?

---Theodor Severin Kittelsen《Self-Portrait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这些描写,概括地说,就是华佗虽然医术精湛,但是由于没当官不太爽,于是依仗技能,怠职敷衍。魏武帝曹操号令严明,哪容得下这般阴阳怪气?在下令杀华佗时,曾说: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大致意思是:给老子看病还敢留一手?即使今天饶你一命,丫的你也不会把病给根治了!说白了,华佗是死于医者的劣习——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不管当时华佗给曹操治病是否有此用心,普通人对医者从来就省不了这样的顾虑。其实,华佗初次见曹操的一句话“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便已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华佗被处死,曹操当然有错。“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临死传书,本相当伟大,但索火烧之,终究不妥。就这样,华佗学脉也失传了。

放火烧真经

---Domenico Ghirlandaio《Test of fire before the Sultan

华佗无书传世,在中医界并没有什么地位,虽有《中藏经》署名华元化,但行内公认是他人伪托,没学术价值。华佗在世时,啬术自贵的他必是有所谓的秘方,然而自己惹祸上身,使这些秘方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所以,比起扁鹊,华佗可能有些秘方,但把他自己搞死了...

三、张仲景有秘方吗?

一开始真没有,传着传着,就变成秘方了...

张仲景,凭着传世的《伤寒论》,成为三人中唯一一位学脉尚存的。此书大约写于建安十年,由于写在战乱逃命途中,因此最初的正史没有记载。直到晋初统一安定后,一位在国家图书馆做兼职的医生王叔和找到散乱的书简,为之编次成书。仲景凭此书荣登“医圣”宝座,在可考的中医史中,他是学术第一人,“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中医两千年,张仲景是真正掌握真理钥匙的人

---Peter Paul Rubens《Saint Peter

他自述学医行医的经历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济世宏愿,勤恳求学实践才成为千古医圣,《伤寒论》中,每个方剂的组成都记载着清清楚楚,哪有什么秘方?对于祖传医技和秘方,张仲景更是看不惯: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大致意思是:今天的医生呐,不想着从经典中多学点,开发新技能,就知道卖祖传膏药,没半点创新... 井底之蛙还想着救死扶伤?别为难自己了!

然而,如果张仲景穿越到今日,定会一口老血喷在电脑屏幕上... 认真读过《伤寒论》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不完整,每个方剂是都写出来了,却没说怎么用啊。这是有历史故事的,这里且称“江南打劫事件”。

抢来偷来的,永远成不了自己的

---Francisco De Goya《Robbery

据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江南诸师秘仲景之术不传”,就是说,江南的一些医生,将《伤寒论》的核心内容私吞了,还装得自己很牛逼到处吹嘘,原本堂堂正正的医家正宗,沦落成了私人的秘方秘术,最可悲的是,这群混蛋传着传着竟然还传丢了

所以,比起什么都没传下来的扁鹊华佗,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悲催,被阉割了...

四、掩卷叹息,做点思考

回顾三位先人的过往,不难看出,三人都很牛逼,扁鹊张仲景,实在勤恳做学问,光明正大做医生,无愧神医医圣之称。华佗,正史确实记载了他的神奇医术,但比起前两位有了太多的故弄玄虚,可以说是秘方祖师,最终落了个刀下亡魂的下场。

白娘子为了许仙可以舍命夺仙草,秦始皇为了长生可以冒亡国之险。

秘方,本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最终沦落成一些人自私贪婪的污垢。当今,真正称得上名医的寥寥无几,扁鹊仲景华佗这种级别的更早就绝迹了,可是,自称怀揣秘方的中医却数以万计。

秘方,可能是江湖术士的狗皮膏药,也有可能是神医临症的心得总结,但是,方是死的,不可能达到圆融的化境,用不变的方剂来对付不同的人和病毕竟不妥。退一步讲,秘方就算配置得十分合理,神乎其技,但流传数代之后就难免“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最终沦落成江湖郎中行囊中的杂技。

前一阵子还有朋友询问归正:“亲友得了印戒性胃癌,有个医生极力推荐服用‘重楼’,有用否?”每次听到类似的说法,归正都很无奈,甚至很悲愤。任何疾病的诊治,哪是一味神奇中药所能够治得好的?真是荒唐!

真正的名医,传授心得时总是那么几句话:因人而异,不拘方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内经》亦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归正很清楚中医学的无上宝典《内经》和《伤寒论》并没有记载可以走遍天下治百病的秘方。包治百病的理想国很美,但这是梦幻一戳就破。真正的医者,源自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成自忽然一刻的融会贯通。

少一点秘方,多一些勤勉,方才能天下无疾,阿弥陀佛。

———— THE END ————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TwLXZDtmF6DTSaBfB7v6sg

知诺浮想:

我们的物理世界,遵循能量守恒,比如分子裂变会生热,例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细胞分解会发热,例如,白细胞消灭细菌;腐肉分解。而反过来,则需要吸收能量,如氢氧合成水;如光合作用,细胞生长,等等。
生长(聚合)吸收能量;收藏(分解)释放能量。
人体受寒邪侵入,阻滞了局部或整体循环,能量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存储,因此被释放出来,造成局部或整体温度升高?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四)

引言温病,是人体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派的源流,始于宋金刘河间,此君倡导用寒凉药治热病。经明清吴有性、叶桂、吴鞠通、王士雄等人努力开拓,时至今日,温病学派在中医界已成主流,清热泻火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只增不减。相反地,伤寒学派却日渐沉沦,放眼杏林,实在找不出传承仲景衣钵的学者。那么,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中医而言究竟是创新进步还是挥刀自宫?

归正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应该独立乃至凌驾于伤寒之上。在这里,归正未来将用四篇文章,对自己的观点递进阐述。若有疑问,欢迎君子之辩,谢绝市井之争。

我愿虔诚拜倒,让瞎眼今得看见

---Carl Heinrich Bloch《治愈盲人


本篇“冬伤于寒”系列文章末篇

时值清明,在开讲之前,先介绍并纪念一位杏林先师---吴有性,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一部叫做《大明劫》的电影,讲的就是关于吴先生的故事。

在杏林史上,吴先生著有《温疫论》一书,提出了厉气从口鼻而入的温病发病医理,这与西医的研究思路基本相同。在归正看来,吴先生的思路说明其对经典医理已经陌生,但他特有的“膜原”思路,却似乎又是对经典医理的深化。吴先生根据“膜原”思路所演化出的新方---达原饮,在所有温病学新方中是最有水平的。

在归正看来,吴先生是杏林史上少数几位接近到伤寒真理的先贤。可惜,吴先生在深入“膜原”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转而从最容易观察到的上感症状归纳出“从口鼻而入”的结论。这结论让吴先生彻底偏离了自己原有的“膜原”思路,功亏一篑,令人浩叹!

吴先生的迷途,也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医者。多年后的“一代宗师”叶桂先生,在其所著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开篇便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杏林不幸,从伤寒真学退却彷徨约1400年后,中医主流终于绕道别行,彻底疏远了神圣的《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经典成为望得见却摸不着的杏林传说。“热盛者桂枝下咽即毙”之类的高温恐怖,从此笼罩中医界直至今日。

吴先生迷途的根源,在于对六节藏象和阴阳离合的迷茫,但归正仍然敬仰吴先生是仲景后唯一能涉足“膜原”的医者,虽无继承者,但吴先生的踏实和勇气着实让人钦佩。至于那些被后人认定与吴先生有着传承渊源的河间学派,以及他们所倡导的“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治”、“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证”、“名曰热病通谓之伤寒”等高论,只不过告诉后人他们思维层次的简单低下,怎能与吴先生相提并论? 吴先生往后迅猛发展的温病学派,无一人能够扛下吴先生沉重却又正确的“膜原”思路,而是拼命去寻找那注定要消失的乌托邦。

中医史封吴先生为温病学先驱,对吴先生本人而言着实冤枉,这就如通史认定东汉的魏伯阳先生是化学家一样,可笑至极。在此,归正要向吴先生献上一杯清酒,毕竟在越走越孤独的路上见过您,并惊讶您能走到这里。来日谒坟长沙,一定奏告医圣:您只是被困在山脚下的蒿蓬中。

附言:有部分朋友发来消息,希望归正将道理说得更加直白一些,归正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提醒,但归正坚信经过系统思考之后学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归正在公众号中的所有文章,已经包含了足够的信息量,余下的功夫也许真要靠各自的修为和缘分,归正鞠躬!

《冬伤于寒》系列文章此毕,可点击链接阅读此前文章: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一)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二)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三)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QfvkswWy0mOohcfm6LYOQ

节气随想

清明

《周易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又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震雷阳卦,一阳二阴,阳荡于内;巽风阴卦,一阴二阳,阳动于外。清明处震巽之交,阴阳竟驰,所以气候多变。但巽卦阳居中位,为卦主,预示阳由内而外渐将盛行,气温渐渐稳定。
清明,单从字看,清为水,明为火。火继水后,水火分明,气化渐频。
人体应该也如此,液化-气化-再液化的通道顺畅,而后生生不息。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知诺浮想:

对人体来说,“生长”是支出,“收藏”是收入,如果长期超出身体的正常需求,透支精气神,收不抵支,内已竭,一旦遇到伤寒风邪等侵扰,如何抵御?必是“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儒释道都要求修心,去杂欲,想来更多的是因为杂欲多半最终会付诸于行,或于人、或于己、或于人于己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吧。
“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外强中干”,其实不光是发生在他人他事上,同样也能影响我们自身。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三)

引言温病,是人体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派的源流,始于宋金刘河间,此君倡导用寒凉药治热病。经明清吴有性、叶桂、吴鞠通、王士雄等人努力开拓,时至今日,温病学派在中医界已成主流,清热泻火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只增不减。相反地,伤寒学派却日渐沉沦,放眼杏林,实在找不出传承仲景衣钵的学者。那么,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中医而言究竟是创新进步还是挥刀自宫?

归正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应该独立乃至凌驾于伤寒之上。在这里,归正未来将用四篇文章,对自己的观点递进阐述。若有疑问,欢迎君子之辩,谢绝市井之争。

---Jacopo Bassano《圣罗切在瘟疫受难者中


本篇“冬伤于寒”系列文章第三篇,也是重点

从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和同时代的曹植《说疫气》来看,张仲景所论的伤寒便是后世的瘟疫,这点不应该有疑义。

这瘟疫,绝大多数伴随着发热,河间师徒以“伤寒热病”偷换概念,着实低劣;通史学家记载当时热病流行,也是事实描述;明清兴起的温病学,更是着重病情的温热证,因此温-瘟通用这瘟疫来临时就如徭役,得病者众,因此役-疫也通用

今天,归正认为有必要就正统中医谈谈瘟疫的三方面问题,请学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

一、得病与不病

瘟疫虽如徭役,但并非人人都要服役,总有小部分人不怕厉气传染。瘟神害人,不可无度,造物主也会加以限制。

如果医者只懂得医治、看顾病人,却不追问思索为何有人不病?或者有人轻病、早愈?那就漠视了造物主的仁慈。

应该注意的是,这部分不病、轻病、早愈的人群并非都是身体强壮之人。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翻开西方中世纪历史读一读,“黑死病”的死者是不是都是以青壮年为主?这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体弱多病却长寿延年,身强体壮却暴病立死的情况,很可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这里说“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第一手病例做医学统计分析,而不是对此认识的含糊或摇摆。造物主的仁慈,凡人都可享用,道理却不容许窥探揣测。

二、炎症的困惑

人体组织器官的充血、水肿、免疫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多数呈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毒”,至少说炎症的早期状况不是如此,更可能是相反的。

伤寒桂枝证的发热、自汗、鼻鸣、干呕等诸多症状,皆属于上感的范畴,从西医病理学审视,一定能找到上呼吸道的炎症存在,医圣张仲景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见解——伤寒。

归正相信西医学者的开明,讲几堂课,一定能够接受仲景先师的见解。西医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炎症的时候,对病毒没有积极主动的办法,只能等待机体自我恢复,监视并发症的发生,负责任的西医一般不用药;而《伤寒论》经方的效果却是一剂知,二剂已。

在正统中医学沦落一千八百年之后,清民至今的中医人皆向西医靠拢,炎症与热毒的紧密关系,早已侵入并颠覆中医对人体的正统认知。对于伤寒二字,中医人早已视同陌路。假使医圣再世,一定斥责无知。觉得归正说错了?那么,退一步,请学者们好好研究一下六神丸、醒消丸的方药配伍吧!

三、微生物研究

前几日归正与一位中医同学拜访一老友,老友问道:“近来得了流行感冒喉咙发炎,怎么办好?”

“吃板蓝根!”中医同学斩钉截铁地说,又看了一眼归正,补充道:“还可以消菌杀毒!”

面对瘟疫,西医致病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拯救了无数生灵。对此,中医人若没有深厚的功力审视这背后的病愈逻辑,必然自我坍塌!

归正认为,西医在致病微生物研究的道路上,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糊涂。面对同样的致病微生物,为何有人病而有人不病?有人病轻、有人病重、有人致命?

面对同样的问题,西医学给出的解释是个体抵抗力的强弱不同。那么,面对今天不断出现的微生物变异(不知道H__N__病毒已经升级到哪个版本了),人类将来真的能够有效应对吗?

归正相信,立足于人体自身研究的正统中医学,或许可以避免来日的黔驴技穷,拯救人类的灭绝。然而,这般研究成果,必定独异于任何现代科技成果,不可能转让或买卖,因为身心修为是其主体支架。大道无私,常与善人。

本篇为第三篇,可点击链接阅读此前文章: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一)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二)

且待下一篇: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四)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EGi9Yx4RkO6SQMjb6mb2ow

知诺浮想:

”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杀伐,补给,等造成的生态破坏,短时间难以修复。应该还是先生说的,时序迁移,阴阳不调。
时节“失常”,由此影响很多人,以致体内阴阳失衡,加之战乱卫生条件差,所以疫病容易爆发。
文章后有条留言,大意是惊恐等七情的影响,当时也深以为然,仔细想想,记得先生说过,七情的影响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大。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二)

引言温病,是人体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派的源流,始于宋金刘河间,此君倡导用寒凉药治热病。经明清吴有性、叶桂、吴鞠通、王士雄等人努力开拓,时至今日,温病学派在中医界已成主流,清热泻火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只增不减。相反地,伤寒学派却日渐沉沦,放眼杏林,实在找不出传承仲景衣钵的学者。那么,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中医而言究竟是创新进步还是挥刀自宫?

归正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应该独立乃至凌驾于伤寒之上。在这里,归正未来将用四篇文章,对自己的观点递进阐述。若有疑问,欢迎君子之辩,谢绝市井之争。

---Leon Bazile Parrault《Out in the Cold


温病,可以是散在的个例,也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

从散例看,个案差异相当大;但瘟疫流行时,却不难看出明显的共性。中医史上多如牛毛的医案,基本上都是自吹自擂,江湖中医对瘟疫的理解常常不如普通人。大家可曾听闻“大兵过后必有凶年”?仅仅这一句话就超过1800年中医人对瘟疫的认识。

归正这里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曹子建的《说疫气》:

“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嚎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鼎食殿处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矣。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压之,亦可笑”。 

若译成大白话,大致意思是:建安年间瘟疫横行,举目四望皆是百姓惨状。究其原因,是由于时序迁移阴阳不调所致,与鬼神无关。

有意思了,当中医学者俯首逼视“冬伤于寒”却又不甚了了时,史学家、政治家这些非医学人士却从社会、生活这样站得更远的大视野审视。思考医理,不能脱离生活,否则便是无根之理!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实际含义其实很简单!着凉感冒了,就一定会引发发热病症,但这“病温”,与我们当今所熟知的“温病”没有太大关系。

实际上,《黄帝内经》并没有温病专篇,《难经》同样没有温病专篇。再看看张仲景的《伤寒论》,第六条记载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论》既然记载着“为温病”,其实已经承认温病是相当独立的病种,显然比《黄帝内经》和《难经》前进了一大步。

归正认为,在医圣张仲景心中,温病相当重要,但在398条中只是记而不述,说明温病是伤寒的变种,仅此而已,仅此而已!!或许,仲景对此另有专文,由于不可考的变故,全部失传了。

1400年后的明清之际,当温病再次被世人提起之时,病因病理的认识却完全不同于《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了。 

叶天士作为一代宗师,面对着“巨阳者,诸阳之属,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的经文,虽然目慌慌脑茫茫,但还是凭良心对学生们讲述了自认为得之临症的见解——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然而,差若毫厘,缪以千里。归正今天请问叶先生:真的是古经今病不相能?还是您对“巨阳”、“风府”展卷兴叹之余的无奈迂徊?

本篇为第二篇,可点击链接阅读此前文章: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一)

且待下一篇: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三)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uB9dhETeeGh18cXy3roPyA

节气随想

春分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少阳司天,其化以火』(气化),又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常身体反应,也是医生治病的一般对策)

春时生机勃勃,人体亦是,少阳司命,又有阳明帮助,破冰驱寒,欲成太阳”德施普“(气化,熏肤充身,滋养细末),然阴寒之积已久,时之未至,不可一旦而达。

我们的物理世界,遵循能量守恒,比如分子裂变会生热,例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细胞分解会发热,例如,白细胞消灭细菌;腐肉分解。而反过来,则需要吸收能量,如氢氧合成水;如光合作用,细胞生长,等等。
生长(聚合)吸收能量;收藏(分解)释放能量。人体应该也或多或少的遵循这一定律。

冬伤于寒,那春季气化之路前壅后堵更甚于常,身体就会加大力量驱散寒邪,或使沉渣泛起,人体通过发热等反应,应对调整,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温病”吧。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一)

归正按:温病,是人体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派的源流,始于宋金刘河间,此君倡导用寒凉药治热病。经明清吴有性、叶桂、吴鞠通、王士雄等人努力开拓,时至今日,温病学派在中医界已成主流,清热泻火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只增不减。相反地,伤寒学派却日渐沉沦,放眼杏林,实在找不出传承仲景衣钵的学者。那么,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中医而言究竟是创新进步还是挥刀自宫?

归正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应该独立乃至凌驾于伤寒之上。在这里,归正未来将用四篇文章,对自己的观点递进阐述。若有疑问,欢迎君子之辩,谢绝市井之争。

---Isaak Iliich Levitan《Early Spring


凡事皆有缘起。“温病”也非无根之说,这个概念最初演化自《伤寒论》,该书的第六条就有相关记载。

《黄帝内经》第三篇《生气通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前半句无需解释,冬季严寒,寻常人衣着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感冒“风寒”。后半句却让人费解:为什么到了春天就必定会得温病呢?

据归正多年所见,绝大多数学者不敢直面并认真注解这八个字。归正认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问:既然冬日受风寒容易导致春日得温病,那么在春夏秋三季受风寒是否也可导致温病呢?

考《生气通天论》原文: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原文中四季并论,并没有忽视春夏秋这三季的外感,同时以“春必病温”语气最为肯定。估计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预见到后学读时的困惑,于是乎在下一篇《金匮真言论》补充说道:“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提醒大家注意:在《金匮真言论》中,关于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的讨论明显少了,但古人却以同样肯定的语气说出“春不病温”来呼应此前的“春必病温”。

书读到此,是否觉得《黄帝内经》中的“温病”,更像是人体处于某种特定状态下,因时序迁移等因素而诱发出一系列临床表现相似的急性病呢?而这种急性病,并不具备完全独立于伤寒之外的生理病理。

中医经典虽然也认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病,但独重伤寒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黄帝内经》的《热论》一直被认为是温病学的理论依据,可古人却偏偏在《热论》中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写下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的经文。

正统中医的临症第一书《伤寒论》,更是直接以“伤寒”命名。就算被认为是“别有师承”的《难经》,也写下“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的经文。

伤寒,这经典中医的重中之重,根本就没有被后世温热派及江湖中医所理解过,仲景之后一个也没有。温病,只能说是伤寒诸多病症的一种表现,绝无资格与“伤寒”并列乃至凌驾其上。温病理论兴起的背后,正是正统国医的沦丧!

且待下一篇:

冬伤于寒---告诉你“温病”的前世今生(二)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NsxXYEdJZwa3sqbM3EZqA

知诺浮想: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少阳司天,其化以火』(气化),又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常身体反应,也是医生治病的一般对策)
春时生机勃勃,人体亦是,少阳司命,又有阳明帮助,破冰驱寒,欲成太阳”德施普“(气化,熏肤充身,滋养细末),然阴寒之积已久,时之未至,不可一旦而达。
冬伤于寒,那春季气化之路前壅后堵更甚于常,身体就会加大力量驱散寒邪,或使沉渣泛起,人体通过发热等反应,应对调整,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温病”吧。

节气随想

惊蛰

惊蛰,冬眠蛰伏的动物开始复苏,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将它们从沉睡中唤醒,让它们在大致相同的时段,不约而同的从藏身的洞穴里爬出来。这力量可以让冬眠动物们已减缓或者休眠的器官重新正常运转,身体重新协调,头脑重新清醒。这力量春季最强,也可以说是应春时而显现。

人类虽然不冬眠,但是这股力量的影响同样存在。《周易-说卦传》名之为“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而《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之为“春气”:『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肝木属少阳,人体阳气于此生发。

这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应春气的养生之道一前一后相呼应:『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悟”分类下的文章用来记录个人偶思偶得的碎想。请独立思考,切勿轻信。
如若这些小言琐语能引发您的遐想、感悟,不亦乐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