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归正按:古往今来,养生保健一直是人人都想了解的学问。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中医养生知识愈发开始普及。普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低俗化,或沦落为快餐文化的走卒。中医养生,话题实在大,一文难尽,我计划分上中下三篇,篇篇递进,向大家还原最纯正的中医养生。
---Jacob Jordaens《The King Drinks》
此篇为《中医养生》系列文章第一篇。
民以食为天。没的吃,生命都维持不了,还怎么谈养生?因此,谈养生当然要从饮食开始。吃不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鹿肉猪肉,价位不同,人参萝卜,功能各异。几千年来,人类对食品的认知不是毫无根据的。很多人都相信健康是吃出来的,特别是经历过战乱贫穷年代的,这种观念尤其强烈。因此,滋补强壮的药品和食物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曾得一位老中医教诲:“虚羸甚者,非草根树皮所能奏功,须用血肉有情之品”。若身处食不果腹的年代,我认为他说得在理。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人鱼肉不缺,如果仍然身体虚弱,那还是使用“血肉有情之品”能奏效的吗?由于工作原因,我曾接触过不少常吃鹿肉、燕窝、虫草、野参的人,他们的身体并不比普通人健康。也有人提出,要根据比例调配饮食,真正发挥每一味食物的真实功效,才能真正有益健康。于是,便有了各类秘方药膳。我同样不看好这样的思路,当满足了基础饮食之后,优化食谱以求得到健康的努力难以有实际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饮食养生呢?在此,推荐大家读一段古文:这是东汉炼丹术士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人们依赖补品汲取营养的反思,大致想表达的意思是:体外之物与人体本非同类,可以起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但绝无法真正滋养生命。我认为魏先生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人的身体是知足且诚实的,当摄入的营养已能够满足身体活动的需求时,多余的食物和营养对胃肠道和人体都是负担。这也是古人“食五谷杀身”以及“辟谷”的理论基础。
说白了,饮食养生的概念不全对,甚至可以说不存在,更应该说成是“饮食维生”,当人的基本饮食得到满足之后,应随即进入更高级别的养生状态——运动养生。陈寿的《三国志》这样记载了神医华佗对运动养生的理解: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将其译成白话,即:人体运动,需要讲求个度。适当运动能助消化,调血脉,防生病。这就像门轴一样,时不时都适当动一动,门轴就不会生锈腐朽了。我有一套很牛逼的运动方式叫做五禽戏,练了可以除病,让腿脚轻便,引导周身经络。
五禽戏,虽已失传,但这确实是古人在饮食无忧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养生杰作。五禽戏,虽已失传,但古人运动养生的理论思路尚存,且待《中医养生》下一篇——运动养生。———— THE END ————
敬请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ry8C0roLqB3GcBYmuKf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