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bluehot - 货币乘数效应的渊源与危害
货币乘数效应的渊源与危害 (2015-08-05 09:14:56)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dca46a0102w6cz.html
货币乘数效应,是近现代金融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金融现象。
要理解这个货币乘数效应的渊源与危害,我们就要微观上从逻辑上对银行存款和贷款的渊源进行思考。
假如现在我把100万现金全存为活期存款。那么将意味着我随时会向银行提现,银行是不能将我的存款挪用进行贷款给其他人的。这个时候,社会上的流动性是100万(货币存放在家里怕偷和存放在银行安全的含义是一样的,不影响货币的流动性)。
现在假如我把100万中的80万存为定期存款,期限1年。剩下的20万存为活期存款。这个时候,银行就可以把80万由定期存款形成的一年内不会使用的货币放贷给其他人使用,期限同样为1年。这个时候,获得贷款的借贷者的银行帐户里,就可以凭空多出80万存款(派生存款和货币创造,更是一种信用创造),支付转移后,又形成了其他人的80万存款。这个时候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M2是180万,于是整个金融货币体系中在这里产生了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而流通货币和基础货币,仍然是100万。
假如1年后,我要取款,而银行的80万的信贷到期借贷者也进行了偿还,那么我就可以完成取现100万,社会上的流通货币还是100万,而货币供应则减少为与基础货币相等规模的100万。因此这里可以得出一个推导结论。那就是社会增杠杆行为(银行信贷间接融资行为),可以导致派生货币增加,M2增加,而去杠杆行为,则可以导致M2减少,货币供应减少。但并不影响社会上的流动性。也不影响基础货币的总规模。
因此,货币供应M2里,包括的是货币与准货币,而准货币的来源,就是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就是失去了流动性的货币。
银行存款与信贷的过程,其实是定期存款人的货币所有权仍在,但在一定时期内失去了对货币的使用权。而银行则通过信贷行为将这部分货币的使用权挪借给其他人(借贷者)使用。(假如没有银行系统通过信贷获取利息差的行为,那么银行体系内也就不需要定期存款的存在,也不需要向储户支付利息而反而会收取储户的保管费,或者施行活期存款负利息政策)
因此,在逻辑上来说,活期存款应该实施100%的准备金率(不得对活期存款进行挪用放贷),而定期存款可以执行一定准备金率下的放贷行为(因为怕定期存款会违约提前支取)。可事实上,因为银行沉淀的资金量规模非常庞大。因此,可以对所有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执行一定比例的准备金率,然后进行放贷并赢利,进行了货币和信用创造并产生了货币乘数效应。
而M2中的定期存款,是准货币的最大来源,是失去了流动性的货币,但却是个人消费信心的基石。因此,我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信心,是以M2来衡量的,而不是以手中的活期存款和现金货币来衡量的。而假如我们把活期存款和现金货币全部消费光了,也是可以随时对定期存款进行提款和支取使用的。
因为银行的沉淀资金规模很大,而且电子货币出现后几乎不会导致银行发生系统性挤兑现象,因为我们作为买方消费支出的同时货币也必然成为卖方的收入并同时流回了银行。但是一定时期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有大量的M2中的准货币,变成活期存款,甚至直接取现的(例如春节的过节因素直接导致M0短期内猛增)。
这样,金融货币现象,就出现了一些细节性的变动了。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流动性,并不会总是高度近似等于基础货币的规模了,而是会大于基础货币的规模或者小于基础货币的规模,都有可能。例如降息时流动性大于基础货币,而加息又可以刺激很多活期存款回到定期存款中,让很多流通货币失去了流动性。
综合前面的细节思考。
我国货币供应量M2的构成,很大部分(约75%的规模)都是由银行信贷派生存款而来,并产生货币乘数效应,逻辑上定期存款和准货币关联密切,但事实上并不会全等,而大部分的准货币,其背书负责人其实是广大的银行信贷的债务人,而不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为准货币背书。因此,从宏观上来说,M2中的很大部分在逻辑上是无法在同一时期都进行提现的(可全部提现的前提是全社会所有的债务人偿还银行贷款或全社会显著去杠杆,当然这个过程会是滚动渐进式的)。但微观上来看,M2中的大量的准货币,都可以随时变成具有流动性的活期存款,并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现。只要没有出现系统性的资金外流现象,那么这个过程就一直都是健康的。
因此,只要M2中的准货币随时变成活期存款只用于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中,这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造成银行系统性挤兑的(虽然局部银行存款的流动不均衡,也是可以导致个别银行出现挤兑现象的,但不会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因为电子货币流出银行的瞬间又会流回银行体系。而只有资金外流导致的M2中的准货币变成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并兑换美圆外流时。那么这个时候,整个银行体系可供兑付的货币规模就总是会恒等于基础货币减去流通中现金M0之后的货币规模。超过此规模的大量的货币及准货币,都是无法支付的。
最后是我国货币的一些重要数据。
我国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总负债)规模约34万亿。现金M0规模为6-7万亿左右,国家货币发行的纸钞规模为不到8万亿,银行库存现金规模一般为5000亿-1万亿左右。M1为流通中的货币规模为34万亿,约等于基础货币的规模,而M2为134万亿,其中有庞大的准货币规模约为90万亿。央行储备的准备金规模为23万亿,这里全部都是基础货币,也是应付整个银行系统性挤兑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货币规模。
货币乘数效应,是真实和客观的,但也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在的一个巨大漏洞。
因为“以部分准备金方式运作的所有银行都是天生没有偿付能力的”语出奥派货币学家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此段文字是《准备金,存贷比与银行破产的脚步》一文的补充,更多细节可以参考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