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医归正 --- 中医养生 之 修心养生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

曲中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归正先生 / 中医养生 之 修心养生

归正按:古往今来,养生保健一直是人人都想了解的学问。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中医养生知识开始普及。普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低俗化,沦落为快餐文化的走卒。中医养生,话题实在大,一文难尽,我计划篇篇递进,向大家还原最纯正的中医养生。

---Jusepe De Ribera《Saint Onufri》

此篇为《中医养生》系列文章第三篇。
修心养生,没有心性修为的升华,养生终究欠缺。
普通白领,为了衣食住行,奔波不宁,无心养生。
市井小民,衣食难谋,有病难医,养生更是一种奢谈。
比普通白领和市井小民更艰难的,是低保户。然而,他们虽然贫贱,却常闻健康长寿。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对现实已麻木到不予理睬。虽然没有优越的食品供给,但是简单无怨的心态反而给予了他们健康和长寿。
简单说了这三类人,现在再谈谈社会精英们:
他们当然衣食无忧,但也常为如何保持已有的地位煞费苦心。他们当然衣食住行无忧,却也受尽了各种心性上的折磨:可以是出位妄为的忧心忡忡,可以是路线斗争的水火不容,可以是情欲所困的寤寐思服...
《黄帝内经》第九篇《六节藏象论》有云: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其大意是:倘若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内扰不断,人心就无法安定。
正统中医讲究形神合一。倘若某君天天忧心忡忡,魂不守舍,那么,想要健康就太难了!因此,熟悉我的朋友们,没少听我不厌其烦地对你们说,要形神合一,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真正做到形神合一,有何良方吗?我认为,这只能在宗教的层面上寻求:佛陀曰放下,基督曰虚空,老子曰恬淡……
在此,以佛家为例:入佛门,一般先给做些挑水、砍柴、煮饭、耕种的辛苦杂役,让愤世嫉俗者、失意失志者、自命清高者、避债亡命者逐渐感悟自身的平凡,使曾经失衡的心态慢慢放平。
在此期间,虽也予以讲经解惑,但不会明确指点修道法径。有道高僧只是慢慢观察、评价,为佛选人。少则数年,多则三五十年,最终认定其心性已定,才授予修炼真法。我曾听闻,被选定之人一旦被授以真法,成道只在顷刻。
这就不同于后世道门授徒。寻找祖窍、先天后天、小周天进火沐浴... 各类修行方法虽讲得清清楚楚,但最终却由于“炼己”未达,卅年无成。
一句话,不修心,养生终在门外。
真正有修为的人,不论信仰倾向何方,佛、道、基督、伊斯兰都不是问题,但做人一定是越来越从容了,遇事不惊、不怒、不争,得失不再重要,万事都可放下,近于道矣。
人的心性修为,始于宗教,也应止于宗教,心性修为,最终应超越信仰的归属。如果还在争执你我对错,管是什么信仰,顶多是初阶之徒。养生的高级阶段,必然匹配高级的心性修为。没有心性修为的升华,养生终有危险,太上“吾所以有大患”道出了这条路上的始终顾虑。
实在地说:随着养生的深入,人是有可能在恍惚之中踏入圣凡交接的临界点,若此时心性修行未达,必在令人窒息的光明正大面前无地自容,最终落得走火入魔的下场。西方心理学把东方冥想的入境现象称作“One-Time Phenomenon”。是的,凡人终其一生,或许就只有一两次的入境之机,在没有经历焚心煮骨的心性磨砺之前,不可贸然进入。
我亦一凡人,从小贪生怕死,十多岁就开始接触各类修行法门,多年波折起伏之后,最终在一门伟大的宗教面前双手合十,老老实实修心炼己,直至今日。
饮食养生使人成长,运动养生使人延年,修心养生则有可能为凡人打开向生命更高境界进化的大门。当然,要寻得这门太难太难了,就像《圣经》新约里面说的——就好比让骆驼穿过针孔...

———— THE END ————

点击“在看”,传播真知
敬请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zcAEIgYwC7EME796kP0S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