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牛一熊之谓道 - 阳明心学述要

阳明心学述要 2016-07-06 15:46:52

原文地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4268204192589#_0

王阳明,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其学问简易直接,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阳明在世时其学问即被讥为禅学,其实阳明学只是孟子学,与禅学并无关系。

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何以证明?尧舜之相授受,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就是走丢了,就像鸡鸭牛羊走丢了把它找回来一样。所以这个“本心”的概念孟子早已有之,不要一看到这两个字就想到禅学。

孟子只是继承孔子的学说,但正如陆象山所言,“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也就是说,孔子只是开了一个头,没有展开,到孟子才开始一一诠释,讲得清楚明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了解儒学应该更重视《孟子》而不是《论语》,因为一般人从《论语》只看到一些教条,并不知道孔子的思想规模到底是什么样的。连孔子的弟子都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就是说,我从没听孔子谈过哲学。当然,子贡没听过或没听明白,不代表孔子没讲过。

孟子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没落。在孟子所处的动荡时代,主流思想就已经是杨朱(利己主义)和墨子(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鼻祖),孟子说当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直到宋朝周程(周濂溪与程明道)出,才接上孔孟的余绪。到朱子之时,儒学俨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后世称朱子为“集大成者”。

阳明学则是对朱子学的反动。阳明学与朱子学的最主要差异,三个字可以说明:“心即理”。朱子学主要出自《大学》,将“格物”解释为“穷尽事物之理”,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必须要去探求,搞明白之后才能实践,所以讲“知先行后”。只不过朱子格物的方法并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读书、读四书五经,所以他所谓的“事物之理”其实是偏在“事理”上而不是“物理”,这也是中国一贯的传统。近代有人以为朱子学讲格物,与现代科学精神更为符合,所以朱子学比阳明学更好,其实是会错了意。

阳明的意思与朱子相反,认为“心外无理”,有是心则有是理,无是心则无是理。比如孝顺父母,按照朱子的意思,既然这事有“定理”,那么应该如何孝顺、在不同情况下应该有哪些举动才算孝顺,需要先搞个明白。阳明却不这么认为,有孝心才有孝理,这个理只在我自己的心上,却不是在父母身上;有了孝心,自然就会去思考如何才能尽孝,而“尽孝”却也并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出于诚心,只有这么做了心里才会舒服。

既然“心即理”,那么工夫只在自己心上做。因此阳明提出“致良知”这个学问纲领。“良知”二字出于孟子。阳明颠覆朱子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同样,阳明说的也是事理,而不是物理。对于《大学》所说的格物,阳明明确将“物”字训为“事”(就像我们说“物来顺应”的“物”字一样)。

对于《大学》“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诸条目,阳明的解释是,我们身体的所有作为都是心所主使的,所以修身在于正心;而人的心原本是一个至善,本来没有什么不正,只有发为“意”之后才有正有不正,所以正心在诚意;诚意可以说是工夫最终的着落处,然而意并不是悬空的,必然落在事物上面,所以诚意还需格物致知;将我的良知推致到事物上面,然后才可以“物格”(“格”训为“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所以修身工夫的落脚处是诚意,而诚意的工夫是格物致知,致知乃所以格物。最后归到“致良知”三个字上面。

阳明自己说,他提出过很多观念,唯有“致良知”三个字没有毛病。

理解阳明学,首先我们要知道他讲的是哪个范畴的事。前面说过,他将“物”训为“事”,所以“理”也只是“事理”而非“物理”,也就是大家一般说的中国传统思想主要重视道德的一面(即关于行动的知识)而忽视物理的一面(即纯粹知识)。如果你要问王阳明,要不要搞科学研究,他会回答你,我不反对你搞,但我没那个功夫。儒家并不排斥科学知识,因为它也讲“利用厚生”,讲先王的各种发明造作(比如盖房子啊造舟楫啊),但中国传统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而不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精神,所以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相比之下,道家(不是那些炼丹的道士)却是反对科学乃至于一切知识的,在庄子看来,“络马首,穿牛鼻”是违背自然的,老子觉得文字都是多余的,应该“结绳记事”。这种反文明尚自然的精神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要知道他的学问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可以说是“明心见性”。由于对心和性的定义不同,“明心见性”这四个字并不一定是禅家专用的。当然,在阳明的语录中,谈的多是“明心”而不谈“见性”,因为在他那里,“心”和“性”是一回事。他对心体通常有两个比喻,一是明镜,二是太阳,人们各种私欲、闲思杂虑喻为明镜上的尘埃或遮蔽阳光的乌云。心体有何特征?寂然不动,但又随感随应。据说阳明临终前弟子问遗言,阳明说:“吾心光明,复有何言!”

“致良知”三个字侧重在“致”字上,是一个动词,所致的是良知,而那个能致的也是良知。所谓能所不二,即本体即工夫。但前提是你要真的相信有“良知”这回事,相信“至善之在吾心”,而且有勇气依照良知的指引去行动。所以阳明接引学者总是先说“立志”,说志立了之后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就像你下定决心要去一趟撒哈拉大沙漠,虽然中间要经历各种阻碍波折,但只要志向坚定,总会成功。

“良知”虽然侧重在道德层面,然而我们思虑智能的一切运用,无非是良知之用。从广义“道德”层面来讲,人的一切行动都属于道德的事。像科学研究这种追求纯粹知识的行为,牟宗三称之为“良知的自我坎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