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医归正 - 你所知道的中医都错了
知诺浮想:
2018-07-16:
枝干简少,其实不可或缺。花叶繁多,仅为锦上添花。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中医应是系统性的综合人体学,过度细分,舍本逐末,只会流散无穷,不见森林。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你所知道的中医都错了
引言:标题会不会太尖锐?然,这确实是时下中医不得不面对的真实情况。中医两千年,在张仲景先生之后曾有过致命的失传。而后,在唐之前,虽偶有一二贤者悟道,但也都没有普传,卞和抱石,带入黄土,令人浩叹。再往后,虽有孙思邈、张介宾、叶桂的出现,但大道已去,颓势难逆,却也稀里糊涂地走到了现代。今天,除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完美五星圆之外,对于中医我们还知道什么?好了,接下来是归正开讲时间。放下你们所知道的“中医”,让归正重新为大家梳理一下中医正统思路吧。
纵是前路有千难万阻,归正也要为真理发声
---Paolo Veronese《圣殿上耶稣在学者中间》
中医学发祥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两部经典,这是历史不争的事实。后来任何名家著作、奇人秘籍,虽然可能有参考价值,但都称不上经典。
至于时下层出不穷的心得体会,名医要案,对不起,恕归正无暇评价了。哦,对了,还有最近某中医药大学隆重推出的“中医太空舱”和“中医四诊仪”,归正想再啰嗦两句:看病跟使用Excel表格不是不是不是一个逻辑!病人更不是每个格子里面的数据好不好?你以为设几十上百个函数公式,然后用小鼠标往下一拉就查出病因啦?哗众取宠,戏子侏儒而已!问疾诊病,济世救人,乃古之士子所为,哪容得下满地的跳梁小丑?
说远了,回到今天的主题。今天暂不谈《伤寒论》,只谈上古中医两部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最古老的经典,由于年代远久,脱简错简在所难免。作为中医创始论文集,本来就是百家争鸣的典范,编排不可能有严格的顺序。若对当时通行的学术理论没有大概了解,很难看懂这部医学巨著。学习医经的人,都有最起码的医学知识和必备的古汉文基础,所以看字读句一般可理解十之六七,但读完整篇常不知所云。
以归正经验,读《黄帝内经》不能每字每句逼得太紧。这就如雪地里追踪脚印一样,适当站远一些,可能看得更清楚。善用低倍镜,才能够获得高倍镜所没有的更广阔视野。对整篇经文的内容大意、与前后篇关系的读取,尤其如此。
《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别再跟归正说五行相生相克了好吗?百度里面都可以搜出来的东西你信吗?
那么,《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天人合一、生气通天当然是正统中医的认知取向,由此引入的核心内容是藏象理论。若能先放下千百年的成见和注解,直面古卷,不难发现内经素问探讨藏象是沿着“阴阳→四时→六节”的思路,次第展开论述:
第一、二、三篇《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和《生气通天论》,谈的是阴阳四时与人体的关系。
第四篇《金匮真言论》,以现代中医学看,是典型的五行藏象论,但这第四篇与前三篇一样,始终不见五行二字。
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才出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然而篇名是阴阳应象,主体内容仍是阴阳四时。
第六、七篇《阴阳离合论》和《阴阳别论》,只论人体阴阳。第八篇《灵兰秘典论》通论藏府功能。这六、七、八三篇根本没提五行二字。
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医生理学——藏象的奠基终于完成。该篇虽见“五运”二字,但主题内容毕竟是六节。
每本书的前几篇必是奠基定调的,接着才是展开论述,主旋律没抓住,读得再认真也是无用功。纵观《黄帝内经》头九篇,不难看出,六节才是论述的核心,五行只是附带论及而已。
纵观整本《黄帝内经》,以“藏象论”作为篇名的只有“六节藏象论”,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匹敌的“五行藏象论”。后面大谈“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更是定调在“天以六为节,地以五制会”这十字之下。归正认为,藏象完整的内容,是六节贯穿于五藏(九藏),而五藏只是以五行的属性应变。
读过《黄帝内经》前九篇,需要着重注意的是第六篇《阴阳离合论》,中医特有的六节藏象理论即奠基于此。归正相信历史上(当然包括现代)的名医大家对《素问》前九篇的理解都是半懂不懂,唯独对这第六篇却是根本不懂。不懂阴阳离合,竟然也不妨碍历代医家大谈三阴三阳,呜呼哀哉!赤裸裸的注经经亡!
细数该篇短短四百四十五字,一千八百年来竟没有一人真正走得过去。程钟龄在《医学心悟》说了句很出名的话,“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问津”。如果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低智者,也得承认自己浮躁。不止浮躁,说句自欺欺人并不过分,因为从来不见哪位医家在此写下“不解”、“存疑”或“待考”之类的文字。这与高诱注《史记律书》坦白“三分益损,诱不敏也”的作风相比,中医人的江湖郎中气太重了!读经不懂时,大家都心照不宣,一笑而过,学者的治学态度尚且如此,学术还有什么指望?
现在,针对这《阴阳离合论》,归正分享几句实实在在的心得:
首先,看《阴阳离合论》,先要坐立端正,先摆弄好“圣人南面而立”这中华坐标,极其重要。
其次,必须明白《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首论藏象以阴阳四时,是藏象学的起点。三、四、五篇对阴阳四时内容充实之后,这第六篇才进一步展开,阴阳→四时→六节主轴于此呈现,是为后面的《六节藏象论》铺平道路。
再次,这里“三经”两提,合为六经,成了后世伤寒“六经”的来源。不过,这里的六经,是经纬之经,不是针灸经络之经。这里经分六节,谈的是人体的天,以相对为地的五藏六府为纬,手足十二经则为纬之纬矣。
最后,《阴阳离合论》前五后九共十五篇并不谈论经络,这里支离破碎的来自《灵枢根结》的片语不觉得奇怪吗?实际上《内经素问》并不擅论经络,与《内经灵枢》有重大区别。这里的根结片语,应是早期读经者引用《灵枢根结》以经注经所留下的注脚。去掉这六个根结,并不妨碍经文内容的完整。真正的经文可能不到三百字,必须放在中华坐标内,以高超的综合能力来读取。三阴三阳其实并不复杂,圣人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可惜张仲景之后只有王冰讲得半对。
何日《阴阳离合论》看懂了,正统中医的大门方才打开。到时所有学人将虔诚拜倒,感慨我们的先祖对神圣人体的精微认知,那是当代西医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到时回头再看看今日我们抱着不放的五行相生相克,不由浩叹,我们曾经学过的“中医”真的都错了!!
文末附上归正关联文章清单:
———— THE END ————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