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医归正 --- 伤寒论六节病提纲的框架性分析 - by 藏德无限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如下:


伤寒论六节病提纲的框架性分析

本篇文章,出自王建成先生之手,文思路清晰而缜密,值得一读!虽然文中的部分阐述并非完美,但对于参学“六节”有着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在认识的众多中医人中,归正非常钦佩王先生对真学的虔诚和执着,所谓“念兹在兹,必有回响”,通过本文归正也欣喜地见到王先生这些年的进步。本文是一块难得的璞玉,假以时日,细心雕琢,可成大器,让我们一起期待。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王先生的开讲时间。

惟愿谦卑俯身,为后人洗净前行的脚
---Louis Tiffany《耶稣为门徒们洗脚》


伤寒论六节病提纲的框架性分析本打算于2019年4月份开始研究,后来因为别的原因,就先写了阴阳离合论与标本中气化,经过这两篇文章的思考,再回过头来研究伤寒论六节病提纲的框架有一番新的感受。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对伤寒论的“之为病”为关键词的条文进行摘录过,但当时并未进行深入探究,今天对六节藏象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特将框架性的分析补上,但由于没有将伤寒论的全文综合起来思考,会挂一漏万。另外,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先搭建框架性的思路,届时与具体条文冲突融合,会对伤寒论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

六节病的提纲,粗略的看历代名家的分析,很少有人将六节病的提纲条文拔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谈。要知道,张仲景可是深思熟虑过的,六节病的提纲反映了六节每节的病理本质,是主要矛盾,是根本,是“体”。比如,在阳明病的条文中还有很多症状,但其提纲中只有一个“胃家实”,很明显这不单纯是一个症状,而是带有抽象概括性质的判断结论。少阳病当中,不仅仅有口苦、咽干、目眩,还有胸胁硬满等症状,张仲景为什么不归到少阳病的提纲里,他对六节病提纲的思考,如同酿酒,一直酿到醇而又醇的境界。

之所以没有人从一个很高的高度去谈,根本的原因是对中医六节生理没有一个明了人,基本盘不稳或者方向不正确,就更别说提高一个维度了。

从根本上看,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意味着通路出现了问题,太阳病可以概括为太阳宣发障碍,阳明病因为过于化燥,与太阴不能燥湿相济、互相平衡,导致胃家实,出现排下的通路障碍,少阳病因为肝胆肠循环出现障碍,阻碍了少阳起亟,影响阳明后天资源上奉,也是通路障碍问题。总括起来讲,三阳病是能量具足,所以很少有致命性疾病(温病除外)。从阴阳离合论与中医修正论述的六节藏象理论来看,三阳是与六节挂边的,从四时藏象来看,也不违背,而三阴病却似乎脱离了生理六节的三阴,这是值得奇怪的地方。问题是难道仲景当初上去就直接写出六节病提纲而从未考虑过六节藏象生理学的存在吗?从四气调神大论、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来看,个人抖胆猜测,仲景写六节病的提纲显然经过千转百回的考虑,与六节藏象生理的相关性恐怕也拿捏过千遍万遍。如果采用现代学者的思路,整个六节病的症状巴不得在总纲条文里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的全都列举上,用大部头的条文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思维缜密。

透过三阳病的提纲,能看出仲景一些思路的端倪。太阳病与少阳病基本上都是一组症状,阳明病是总括性的,需要高度概括推断才能得出的。将两者的思路进行合并,第一,拿出来的都是简单易体会症状的描述。第二,能最大程度代表六节疾病本质(主要矛盾)的症状或结论。假设这个思路是正确的贴边的,病患与医者双方都容易体察辨别。可回溯当时的场景,仲景在生理与病理之间做过无数次的徘徊,在症状的取舍上也并非随意而为,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太阴病位不在肺、少阴病位不在肾、厥阴病位不在胞络或肝的原因,这些情况明显违背一般学者的思考习惯与常识,因为我们的学者失去了中医六节藏象生理学的基础,走的是千年以来由病理而生理的怪圈(中医修正语)。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从六节的总纲来看,用“为病”,提示了伤寒论实际上是论述六节病理学的,其表象是各种临床症状,背后的本体是六节藏象病理学,再往里深究是六节藏象生理学。按重要性的大小排序,六节藏象生理学>六节藏象病理学>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临床症状。

太阳的六节功能是气化、卫外、化寒,实际上是通过化寒维持正常的体温,为细胞产生能量提供最佳的条件,一方面是维持再生产,另一方面是卫外。实际上太阳病是将太阳化寒、生产、卫外的功能给障碍住了,再进一步讲,通路出了问题,阻碍了太阳的正常宣发,对于身体的本能来讲,首要是解决这一束缚,从而产生了太阳病的表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涵盖各种症状)

脉浮,太阳心补偿性加大动力,驱使动脉血流动的力量增强,以卫外化寒,由此加快了血流速度与血压升高,在脉体现为脉浮。这说明深层的心的动力在加强,人体还有足够的动力可用,任何生命都有这种本能。头项强痛,是血管升压扩张后的痛感,因为这种扩张力度超出了正常状态血管所能承受的阈值。之所以病位在头,是因为头离心脏最近,为大脑所在,耗用能量最多,故而通过脖子与头部的血管最多,在动力源心升压的逼迫下,近水楼台先得月,脖子与头部感受到的压力最大,而四肢末端的感受比较弱,易被人的感受所忽略,当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即使在夏天,身体也会发凉,说明人的生命太阳的本能是支持化寒维持体温的,而不是借助外在环境。当发生太阳病的时候,人体的均衡化寒功能被破坏,这个时候人体多处发生太阳宣发障碍,热量通不过去了,只能被动的感受到怕冷,并本能的趋向热的环境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损耗,进行外在补偿。太阳宣发障碍,身体有一处寒水得不到气化与维持温度,便有一处恶寒,信号发出,作为负反馈,告诉机体某个地方出了问题。

从标本中气化的角度来解释,太阳之为病,产生太阳的宣发障碍,造成了标热不能均匀通达障碍之处,无法完全化寒,而造成恶寒。至于宣发障碍的程度,从宏观角度来讲又分成中风与伤寒。

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在六节标本中气化理论中,阳明化燥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前小看了阳明,觉得阳明没有本身自己的动力,好似功劳都是少阳与太阳的,但如果仔细思考会发现,少阳起到的是起亟与回拉,是信号与命令的发出者,真正的运作主体还是阳明本身,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两阳合明的任务,当胆汁入胃肠的时候,发出信号,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其他物质大量分泌与胆汁混合共同消解食物,两阳合明开始,这其实就是化燥的前行部分,如果没有这步的消解,化燥无以完成,也就不会有“地气上为云”的后续过程。所以,看似静态的被动的阳明系统还是热血沸腾,别有洞天,在这个“暗无天日”的世界里,有我们看不见的地心、体会不到的热岩浆,最终完成了“两阳合明”。另一方面,隶属于阳明的胃肠系统的排下确需要太阴化湿来做助道资粮,在阴阳离合论、六节标本中气化里面,太阴与阳明是互为表里的,在功能上是燥湿互济的。

如果由于少阳、太阳或者本身的原因导致阳明化燥太过,就会产生胃家实的病理状态,排下困难,影响后续太阳、太阴的可持续运作。

阳明病的部位在胃肠道,轻者产生便秘,重者大便不解,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2016年在大连的时候,当面请教过中医修正,一般便秘是从哪儿来论,当时先生回答,很大程度上还是阳明病。阳明病说明身体的能量还够,只是由于太阳、少阳、阳明本身造成病变。阳明病毕竟属于阳的范畴,全身的气化功能还有足够的基础,也即“热虽盛,而不死”,在解决好热的出路问题这个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再解决好其他六节的次要矛盾。

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从六节的阶段来讲,是在释放少阳胆甲与疏泄少阴肾所藏之精气壬的问题。从物理空间来讲,一个是甲,一个是壬的问题,但壬的问题却取决于少阴肾的总开关(少阳少阴互为枢),是两者问题解决的合并,还是少阳胆甲为主要矛盾,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正常状态下,少阳肝胆会对胆汁生产、浓缩、排泄与回收形成一个正常的循环。少阳病肝胆受邪,或者说,肝胆功能异常。从少阳病的口苦来讲,显然不是胆汁不排泄的问题,而是胆汁入胃肠系统(属于阳明)不能正常循环回收,概括为肝胆肠功能循环受阻或异常。

历代名家对口苦的注解中,有人认为是胆汁进入胃又返流到喉咙,这里有臆想的成分,除非是呕吐造成的物理空间回流。从宏观的生理上来讲,少阳病是调胆甲,再细分可以认为是调肝胆肠的胆汁循环。当肝无法正常回收胆汁的时候,伴随的是胆汁所启发的阳明后天资源无法正常上奉太阳。如果胆汁消化后的阳明后天资源经过肝的过滤最后上奉太阳,其余的胆汁或排泄,或经肝脏回收,都是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多余的胆汁除了排泄之外,无法正常回收,而是少量进入淋巴系统,靠微弱的动力进入血液,最终辗转进入口腔的唾液,便会从分泌的唾液中通过舌头上的味蕾神经感受到苦。如果这个猜想正确的话,通过临床检验唾液的成分是否含有胆汁酸或相类似的成分,就可能得到验证。黄疸应该是一种更严重的少阳病。

口苦,是肝胆肠胆汁循环出了问题,用口苦的指标来定位肝胆受邪的本质。

咽干可归结为津液不足的问题,阳明后天资源上奉不足,太阳无以气化,太阴无以化湿,津液不足,咽这个部位应该是常年保持湿润的,在津液不足的情况下,咽最容易感受到干燥。

目眩,身体需要的燃料不能及时到位,可认为津液不足或者水道缺乏燃料载体而导致无足够的物质传递视觉信号。

因此,咽干与目眩都是口苦后的原理的衍生品,是定位少阳病最显著的特征与表现,当然,条文的目的是让人见本识源,不能按图索骥。

尽管三焦属少阳,在少阳病与其他病的关系里也可见三焦的概念,但个人认为,少阳病的首要前提是胆甲是主要矛盾,三焦是次要矛盾。胆甲会造成太阳病、太阴病与阳明病,而三焦与太阳太阴都有关,胆甲会导致三焦问题显现,两者具有一定的次第性。故胸胁硬满是三焦通路资源不足显化的表象。小柴胡汤里面去掉可以加减的药味之后,只剩下柴胡与甘草,很耐人寻味。少阳病的提纲为什么不用胸胁硬满,就是因为需要用更明显、更具特征的指标去显化最本质的矛盾,让医者进行方向性的准确定位,而胸胁硬满只是主要矛盾的副产物。

从三阳病能量的递减顺序来看,少阳是一个临界点,介入三阳病与三阴病之间,从大方向上来讲,少阳隶属于三阳,但从六节病的递变顺序来看,少阳已经位于三阳病的末端,因此,能量的多寡在三阳病与三阴病之间或隐或现,所以,除了本身的病位外,好多症状在太阴与阳明或者太阳之间摇摆,比如寒热往来等症状。因为少阳在生理功能上起亟开发阳明资源,属于三阳的起始点,少阳出了问题会影响到阳明,继而影响到太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少阳意味着身体后天资源生产线的开关或者枢纽。

小结一下,少阳病,肝胆受邪,起亟资源不能正常运作,整个三阳生发局面无法正常展开,导致身体能量从具足状态开始递减衰变,衰变的程度要看是否越过三阳与三阴的临界点,越过这个临界点,主要矛盾就开始显发为三阴病了。因此,少阳病在临床上不是很好把握。

少阳病,首先影响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这是本质矛盾,从这个地方开始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仲景用这组症状提示,如果看到“始春”出了问题,在定位方面就要当机立断,准确辨别,大胆下手。始春出了问题,影响后续大部队的生产无力,无法组织进攻,再倒回来,使整个机体能量慢慢递减衰变,互为因果,相续传递,最终导致其他一系列症状的出现。从病理上来讲,少阳也是当之无愧的枢纽所在。

四、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作为三阴病的开端,已经意味着身体的能量跨越三阳走入三阴的衰变阶段,太阴作为起始端,可以认为是凛冬将至(Winter is coming),或许从这个角度来宏观的理解太阴病可能把握的更好。

太阴病,化湿、分清泌浊的功能失去作用,再生资源无以为继,新一轮六节循环太阳中天气化力度衰弱,太阳无法持续气化,阳明不能正常燥化,体内湿液横行,出现一系列的病变。

太阴的前端是太阳,若太阳气化不完全,会导致化湿效果不足。同样,更前端的是化燥的阳明系统,在三阳范畴里,不存在化燥不足的问题,而是化燥太过而化湿不足的问题,两者比例的失调会导致阳明病。而在太阴病里,由于太阳等三阳功能的逐步变弱,就会出现阳明化燥太弱导致太阳气化不足进而导致化湿变弱乃至无湿可化的结果,最终传递嬗变为太阴整体化湿出现问题,身体里未经过治节的水液只能到处显化横行。

三阴病与三阳病之间存在能量的临界点,一旦由三阳迈向三阴,本身就暗含着三阳功能的不足。等到了太阴化湿出现问题的时刻,前端阳明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就成了最能显化的矛盾,也是最容易观察与感受到的。这也就是仲景独取脾胃症候的原因,看似是阳明系统的问题,实则已经是凛冬将至(Winter is coming)的“三阴病”状态了。

腹满说明阳明系统不能正常消化,阳明本身之热与动能不足(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其他物质分泌过少)无法足量足额的消化与供奉。化燥功能不足,导致食物积存而暂时不下,故感受到腹满,当不能及时排下的时候,最本能的信号就是启动最方便的外吐程序,如同醉酒程序的反馈。此时,食不下也成了必然,身体会本能的为自己的承载力来负责,用食不下作为进食之后无法持续有序运作的反馈信号。

自利,说明阳明无法正常燥化,太阴无法化湿分清泌浊,大量废水液积压,刺激胃肠道蠕动,只能排下,减轻阳明系统的负担,此时阳明(脾胃小肠大肠)处于湿液横行状态,腹痛说明腹部静脉血管收缩应急,下之,会导致上面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四个系统都同时停摆,出现胸下水液停滞、资源不足、神经传导受阻、毛细血管收缩等胸下结硬现象。

《内经》: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三阳病是通路障碍问题,不是能量(气血)不足的问题。太阳病,为通路宣发障碍。阳明病,是化燥太过及化湿不足产生的排下障碍,少阳病,肝胆肠循环障碍,而太阴是藏精过程中的起始端,全面而精细的加工,到此阶段病变不是通路障碍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太阳气化不足能量递减衰变迈过三阳病,影响太阴化湿、阳明化燥。对仲景来讲,如果归到阳明病,主体性质必须进行极大的事实扭曲,因此,还是归到太阴病。

太阴病,有好多医家直接概括归纳为胃肠寒,这么表述也不是不可以,胃肠寒本身还是一个需要推导才能得出的结论,实质是疾病走到这个地步,身体的能量已经不足了,尤其是主导其他五节的太阳,而太阳的巅峰维持是化寒保温的,确保身体温度保持最佳状态,而且全身无处不及。到了太阴病的阶段,太阳为了人的生命的延续,在能量供应优先级别上已经做出了无数回的权衡,才显现出太阴病的症状,也就是所谓的“胃肠寒”。此时,非太阴不化湿,实乃本身无湿可化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倪海厦在本条提纲的解析中提到脾肿大,王三虎教授在解析太阴病的时候都提到了肿瘤,个人认为是太阴病(无法及时分清泌浊,隐含太阳功能不足)而导致阳明系统(少阳的生发之力推动)出现的代偿产物。

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伤寒论》的六节提纲很简单,用特殊的句式显示出来。在六节病的提纲条文中,只有两节对“脉”的描述,即太阳与少阴。太阳隶属于三阳,太阳病的脉浮,说明在阳气盛大、能量具足的基础上,由于身体产生的宣发障碍,太阳会本能的加大动力欲解之,遂造成脉浮。而少阴病则已经动力不足了,如果把五藏比喻成一个充电电池的容量框架,太阳显示的是电池满格的电压状态,而少阴则显示的是电力快消耗完的状态,两者恰好构成身体的两个极端,而太阳是整个六节的推动者,少阴病提纲则显示了主体太阳已经极度虚弱,用电池的刻度表示电量多少,刻度表的两个极端正好是太阳与少阴。

少阴隶属于三阴之二阴,少阴病实际上是机体(太阳)已经衰弱到藏精的极度吝啬状态,到了强弩之末。脉微细,说明太阳心的动力已经很弱了,血气已经都不足了,或者统称为能量不足了。所以,在少阴病的阶段也会见到太阴病的好多症状,而且是变本加厉。

但欲寐表示身体的能量(太阳的活动)不足以支撑精神力,但还是要优先自救,本能的想保存住自己最后一丝能量供给机体的需要,代偿性加强肾藏精的功能(管束住少阴壬的释放),也导致了太阳中天气化的过程变弱,用中医修正的话来讲,请慎用你的精神力,少阴病的本质显现的是太阳不足的相,这种肾藏精的敛藏是在病理状态下。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身体突然受寒,直接导致少阴的过度敛藏而显示“但欲寐”。

少阴病的治疗方式是“破”,破除冰封状态,取出一点引火石,后续还要“立”,恢复六节的正常运转,“破立双举”,其中的拿捏很考验解决问题的水平。

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先简单的论述一下厥阴的生理功能。在四时藏象中没有厥阴的位置,上去就是少阳、太阳、太阴、少阴的四时藏象框架,四时出现在六节之先,生命在搭建或优选自己的运作框架的时候,优先用的是四时。六节中出现厥阴,中医修正认为是“六节人道化的出口”。在《阴阳离合论》中出现厥阴,同时整合王冰版《黄帝内经》的阳明与厥阴的功用构成六节的生理功能框架。厥阴,两阴交尽,从这里来看,厥阴是两阴运作之后的最后驻地,开辟出一块空间给生殖,传宗接代,完成“人道化的出口”,但生命不仅仅是传宗接代更多种类的生命,还要延续自己的生命。这个问题可以再开阔一下视野,在自然界中考察一些极端例子来做对比研究。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搜索,搜索内容是开花结果后即死亡的植物或动物。

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都是如此。景天科瓦松属是开花即死整株最典型的代表,还有子持年华,凤凰,富士,瓦松等植物。

竹子开花结果后会死,竹子开花结果就代表着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衰老,它们为了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会开花,甚至会结果。这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竹子十几年就开花结果了,而有的竹子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开花结果,再加上它的开花结果的周期非常短,之后就会枯死,所以竹子开花就被人予以了不好的兆头,所以就有了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说法。因为稀少竹子的果实非常稀罕,竹米在市场上被炒到150元一斤,而且还是供不应求。

当然并非所有的竹子都是这样,但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有的植物走到厥阴阶段就结束了,两阴交尽之后就是开花结果,将自己的后代抛弃到自然界里,完成下一代的循环,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再来看一下自然界中有关动物的例子。

鲑鱼,鳗鱼等一些鱼类交配后不久死去,是因为那些种类的鱼长途跋涉到达产卵地时已经精疲力尽,产卵消耗大量体力,终会因体力衰竭而死去;

雄性章鱼一生只交配一次,而且交配就耗尽了毕生的体力,直接准备好迎接死亡了,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孕育后代了。

在红鲑鱼生命第四年的夏天,它们离开海洋,朝着它们出生的河流逆流而上,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生孩子!由于这一路上要经历种种挫折,洄游期间还没有进食。红鲑鱼的身体已经接近极限状态。于是两周内会全部死亡,一生只繁殖一次,一次赌上一切。最终,这些“僵尸”鲑鱼死亡,河流中只剩下它们的尸体和卵。

还有些鼠类,有袋类,雄性之所以会在交配后“猝死”,是为了能够让一生仅此一回的短暂繁殖期内提升交配的成功率,最终体力不支“精尽而亡”。

袋鼩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它的个头不大,跟小老鼠一般。袋鼩的交配季节只有1-2周,在这段期间,它们的交配非常的激烈,当与雌性宽足袋鼩进行交配时,一次可长达14小时。雄性袋鼩把一生的交配次数在一个发情期用完了,然后开始脱毛、免疫力下降、失明、直至死去。

我们从生殖完成即死去的极端例子,返回到人类或者其他动物,仅仅用厥阴代替生殖还是未尽其意。两阴交尽并非是终点,而是六节高速路上的服务区,只是这个服务区的职能是给生命的延续留下种子。厥阴在四时藏象中定位在少阴与少阳之间,“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里曾经提到过“少阴少阳互为枢”,因此厥阴既有承接少阴的藏精库的功能,又要有少阳即将起亟的前端资粮功能。既然六节是形而上的天,那么脏腑之地隶属于厥阴的恐怕是生殖系统与藏精血的肝,而生发化火的功能则归属于少阳。同一个肝,从静态功能来讲,更多属于厥阴,从动态功能来讲,更多属于少阳。细细分辨之下,两者的功能并没有更绝对的界限,好像厥阴之中也有阳性的动态力量。后世医家认为肝体阴而用阳,带有一定在实践中总结概括的认识属性。

仅仅将生殖系统归属到厥阴是远远不够的,生殖系统并不能承担起全部厥阴的功能,六气(还不能称为六节)标本中气化里,厥阴化风,当肝脏中缺乏相关的精血物质(体)作为风的承载主体时,就会出现各种非正常的“动”之象。

论述生理的目的是找到厥阴病提纲后病理本质的“体”,仅仅从生殖角度去挂钩厥阴病理很难,没有任何的支点可供发力。

从少阴病的提纲来看,少阴病状态下的人体已经走到了奄奄一息、山穷水尽的境地,好多的重症死症都归属少阴病,而反观厥阴病,仲景将其放到少阴病之后,这个先后次第,如果按照前面的思维惯性往后推,会得出厥阴病更应该是危症、死症,但在实践过程中显然有好多人并没有到病入膏肓的层次。如果以“四逆汤”为关键词搜索伤寒论条文,会发现,四逆汤在伤寒论中共有16条。其中5条在太阳阳明篇里。有九条,在少阴(3)与厥阴(6)篇里,我们也会看出,厥阴篇一点不比少阴篇少。结合起来看是很奇怪的,这意味着厥阴病已经拥有了与少阴病不一样的特质,尽管都已经到了疾病的最后阶段,也都开始启用四逆汤,但相对于少阴病的危症重症来讲,厥阴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前面提到过“厥阴既有承接少阴的藏精库的功能,又要有少阳即将起亟的前端资粮功能”,用阴阳应象大论里面的一句话,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现在我们试着抽象出厥阴病的特质,厥阴是生命即将走到末路或者绝路的时候,跨越了少阴死地,绽放新的希望,是厥阴阶段重新生发的萌芽与信息传递。2020年六月端午节期间,面谈请教中医裘万吉,他理解的厥阴病是“阴尽阳生,如果阳气越来越多,阴阳合就好了”。也就是说,厥阴病是“藏精而起亟,阴尽而阳生”的表象,相对于少阴病,从厥阴病会看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简单解释一下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张仲景之所以选择这么来表达,是让我们穿越表象,悟透本质。厥阴病是在太阴与少阴病的三阴病背景下来看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新一轮升发,胆汁分泌入阳明系统的反应,机体急于开启一轮新的循环使“阴阳合”或者“阴阳顺接”,急于入阳明,启动阳明后天资源系统,但现实并不是如此,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则告诉我们阳明系统非常微弱,火山底下的岩浆并未如机体想要的那样,热浪滚滚。而是一派寒冬死寂之象。阴符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此处可能唯有天人合发,万化才能定基。下之利不止,如果用下法,已经虚弱无力了,三阳(少阳、阳明、太阳)没有回升之力,所以是拉肚子不止。在生理上,阳明肠胃系统需要的是温升与上奉,而不是逆着来。看一组伤寒论里的数字。自利,共有12条,除了小便不利在太阳与阳明篇里6条,还有6条在三阴篇,其中,太阴2条,少阴3条,厥阴1条。下利有54条,有16条在太阳与阳明篇里,36条在三阴篇里,其中太阴1条,少阴14条,厥阴21条。

综观各路名家,厥阴病大多概括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四肢逆冷,西医上还有部分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厥阴病既然属于三阴病,必然受制于三阴病的总体框架,如同三阳病一样。用金融K线术语来讲,即短期趋势受制于中长期趋势。但同少阴病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绝地逢生,看到了生命的挣扎与奋进,寒冬中有春意,所以才需要“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治病的路线为“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不是盲目的开出寒热错杂的药方。

阴阳合与阴阳顺接,个人理解,是六节循环的重新开始。将一丝春意发扬光大,以夺天机。只是反问一句,还具有夺天机的资粮与条件吗?

七、总结

从中医修正新浪博客能见到六节藏象理论的框架,见到六节在时空的交替变化中运转不息,正常谓之生理,失常谓之病理。当我们从生理去推导病理的时候,却发现困难重重,万千阻碍,而老祖宗们却轻松的绕过了生理,走入了病理而生理的怪圈,最终导致了六节是平面化的区块,而不是有机统一循环不息的生命系统,仅仅做到了管中窥豹。本文对六节病从提纲文开始探讨,初始目标就是企图绕开错综复杂的症状,从高一点的维度去俯视这个人体的迷宫,或许还能找到点高屋建瓴的灵感。

三阳病是不同状态下的通路障碍问题,三阴病是身体能量逐级递减产生的六节功能失常问题。其中少阳处于三阳病与三阴病的交接点。厥阴病处于三阴病与三阳病的交接点。前者少阳病由于处在身体能量供应开发的枢纽地位,影响到整个三阳功能的发挥,故而症状或隐或显,或在这里,或在那里,整个身体处于浅度亚健康状态;后者厥阴病则处于能量完全不足的状态,但身体还能跨越死地,优先供应,保证身体最低级别的六节循环与运转,但同时也会看到身体里狼烟四起、水深火热。厥阴病置之死地而后生,但远非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的圆满状态,属于深度不健康状态。

我想仲景或可以称为“医学界的马克思”,当他抽象概括出六节藏象生理学与病理学时,经过临床的校正与检验,一定感慨于真理的美丽与伟大,他会实事求是的动态的辩证的穿梭于六节藏象生理与病理的时空交互变化,天人合发,万化定基(阴符经)。

以上简略的从六节病的提纲条文从总体上对六节病理做了总体探讨,希望从框架上建立生理与病理融通的可能性,其中,温病将来或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探讨。中医六节藏象理论的荣卫、阴阳离合论、标本中气化、六节病理的提纲都是重要的基础性专题,待融通之日会再做一个总体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医修正.新浪博客
[2] 中医裘万吉.新浪博客
[3] 曹颖甫.伤寒发微.六经病提纲
[4] 愚悟歧黄.知乎.六经病论述
[5] 倪海厦.六经病提纲
[6] JT叔叔(谭杰中).伤寒论偷偷教.六经病提纲
[7] 王三虎.微信公众号
[8]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

———— THE END ————

推荐阅读:

我的外公(归正一生的楷模)

中医简史

请慎用你的精神力

你所知道的中医都错了

归正先生---如果让我再学一次中医

归正先生---我们凭什么得以永生

归正先生---我所知道的“修炼”

有病方为贵:告诉你身体小毛病背后的故事

仰望苍穹:向你还原古人眼中的天

自古神水出高原:寻找人体能量的源头

也说癌症 / 归正先生


做实在学问,写良心文章
敬请继续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iLk7cYBrWdPbR2GBJaVY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