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医归正 --- 我所知晓的《黄帝内经》

归正先生微信公众号原文: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归正先生 / 我所知晓的《黄帝内经》

---Vitruvius《De Architectura

中医,源自上古,流传至今,究其根本,唯《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难经》四书而已。《黄帝内经》作为四书中唯一一部重在讨论医理的核心著作,古往今来的医者和学者们都孜孜不倦地在其字里行间之中挖掘着真知。纵观此书,不可谓不博大精深,满天神佛,尽纳人体,实在难能可贵,但若无良好的分析和甄别能力,必迷失在真理的迷局中。

归正这一路走来,自己也曾几度迷茫,而迷失的学者,更是见过太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叹息之余,归正也想在本篇文章中,分享几点对《黄帝内经》的粗浅见解。谨以赤诚,望学人借鉴参考。

一、阅读本的选用

在不考虑各类真伪难辨的秘本的情况下,归正认为,比起当下的通行本,隋人杨上善的《太素》更加接近真经的原貌。这点几乎可以肯定。

二、世界观的定位

且不论对错,天人合一的质朴世界观,的确是整本《黄帝内经》的写作基础,这点必须牢牢抓住,不可动摇。《黄帝内经》中任何一句看似远在天边的经文,都可以实实在在地在人体找到定位。

对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当下被很多人奉若真理的西方科学文明,在初始阶段也涌现出不少宣扬天人合一的学派:上古的,如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Stoicism,中古的,如古罗马维特鲁威所著的《DeArchitectura》。非常值得一提的是,《DeArchitectura》对西方文艺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更是全盘接纳了书中“人体是小世界”的论述,进而再通过深入研究包括人体解剖学在内的各类学科,让整个西方文明走出了阴暗又漫长的中世纪。

因此,不论东西方文明,都天然拥有着天人合一世界观的生长土壤,毕竟,我们是离不开天地的,活脱脱的人。

三、成此书的背景

不少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古代医者各自阐明医理观点的论文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同时,归正认为这个观点还可以再深入一步:

《黄帝内经》是古人阅读《伤寒论》之后,从不同维度对《伤寒论》的精深医理展开探讨的论文集。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是用来注释和解释《伤寒论》的,是《伤寒论》的附庸,地位不可超越《伤寒论》。

在学习过程中,《黄帝内经》应该和《伤寒论》交错阅读,但两书之间若有歧义之时,应以《伤寒论》为准。这点学人必须谨记。

四、外围知识积累

上古医家和道家,研究的是同样的人体,然而,他们在历史上的某个时点选择了分道而行,《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是最好的佐证。

医家,接受了人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旨在缓解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各类病痛,而道家,执著追求着羽化飞升的梦想,他们对人体的认知,则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最初医家的面貌。

在此,真心推荐《南华真经》的外篇内容和《周易参同契》,对读懂《黄帝内经》大有裨益。

五、阴阳迷局探思

整本《黄帝内经》中,充斥着海量的阴阳论述。归纳起来,主要脉络有二:一是藏气之阴阳,穿行于五脏六腑;二是经络之阴阳,散布于人体周身。

归正认为,藏气之阴阳,成熟且成体系,《伤寒论》全书,论述的即是藏气之阴阳,这是中医曾有但却失落的辉煌,也是归正想奋力寻回的宝藏。

对比之下,经络之阴阳,在归正所知的范畴内,似乎多了几分理想主义色彩,且在历史上一直处在半成品的状态。疗效,不可否认有时出奇的好,但尚需我们这些后来者中走出一位巨匠,彻底把这块璞玉雕琢成器。此中难度,可能远超藏气之阴阳,不知道这个时代还有没有诞生出这般巨匠的基础。

归正建议,对于初学中医的朋友,可以参考并学习经络之阴阳,但不能抓着不放。核心,还是先抓住藏气之阴阳。想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一定两手空空。

六、淡化五行理论

淡化五行理论,回归六节真学。这在归正的过往文章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确实很重要!

五行和六节理论,在《黄帝内经》中都客观存在,但孰轻孰重在此书伊始就很明确了。每本书的前几篇必是奠基定调的,接着才是展开论述,主旋律没抓住,读得再认真也是无用功。纵观《黄帝内经》头九篇,六节才是论述的核心,五行只是附带论及而已:

前三篇谈的是阴阳四时与人体的关系;第四篇,看似典型的五行藏象论,但此篇与前三篇一样,始终不见五行二字。第五篇,终于出现“五行”二字---“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然而篇名是阴阳应象,主体内容仍是阴阳四时。第六和第七篇,只论人体阴阳。第八篇通论藏府功能。这六、七、八三篇根本没提五行二字。最后到第九篇,中医生理学——藏象的奠基终于完成。该篇虽见“五运”二字,但主题内容毕竟是六节。从第三篇《生气通天论》,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再到第九篇《六节藏象论》,单单从篇名就可以看出编者的思考脉络了。中医的本源,绝非当下流行的五行!

在中医漫长的历史上,定是发生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使得六节理论几近失传。归正认为,我们当下看到的《黄帝内经》,就是自汉末六节理论失传之后,古人在苦苦探寻真理的过程中所修订下来的文集。唐太仆王冰献出七篇大论,是最后一次修订,也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一次。但不论哪一次修订,都终究没法真正寻回六节理论,因而,五行理论不得不替补登场。

中医何其有幸,靠着五行理论续命至今。又何其不幸,千百年浪迹天涯却从未归宗祭祖。关于六节藏象,即上文所提到的“藏气之阴阳”,归正这几年已经讲了不少了。现在,真的可以放下五行理论,去寻回中医的本来面目了。

且言及此,拍了拍书桌上的《黄帝内经》,感受着古本的厚重,而这厚重之下,却是我们与上古文明在断藕之后极脆弱的丝连。回望过去八百年,我们曾经的文明不断地被野蛮追逐并撕咬着,跑得太久太远,以至于早已褪去了曾经的苍苍之色,只留下血肉模糊的惨红。

谨以此文,送给与我一样,在海滩上画着乌托邦的人们。

———— THE END ————

关联阅读:

中医简史

生气通天谈脏象

你所知道的中医都错了
归正先生 / 寻回中医的原貌
中医两千年,源远未必流长!
归正先生---如果让我再学一次中医
金匮真言---带你读懂《黄帝内经》第四篇

推荐阅读:

我的外公

请慎用你的精神力

也说癌症 / 归正先生

归正先生---我所知道的“修炼”

归正先生---我们凭什么得以永生

仰望苍穹:向你还原古人眼中的天

自古神水出高原:寻找人体能量的源头


点击“在看”,传播真知
敬请关注“归正先生”---Fu_Academy


[请关注中医归正(中医修正)先生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b9ZirrjmIzlEpFtnAT50Q